主裁吹响中场哨音时,皮斯胡安球场大屏幕上的比分有些刺眼。
在主场,西班牙被英格兰灌了三球。
虽然他们在下半场奋起反击,但直到补时最后一分钟才打入第二球。
技术细腻的西班牙在传球总数上完爆对手,但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全场更是尝试了46脚传中,球迷印象里的“传中大队”英格兰却只有4脚传中。
恩里克在原有的控球基础上做出改变,加入快节奏以及高球变化,从过去几场比赛来看,效果确实不错。
但面对调回四后卫的英格兰,变革中的斗牛士*团还是碰到了问题。
俄罗斯世界杯,英格兰杀入四强,对三狮*团来说,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任务。
毕竟,之前球迷对于三狮*团最乐观的估计也就是小组出线,之后随缘。而作为幕后功臣的索斯盖特,也并没有止步不前,抱着取得成功的三后卫战术不放。
欧洲国家联赛对手有实力,成绩压力却相对较小。因此,索斯盖特大胆尝试新的战术和人员搭配。上一场重回的英格兰踢得不错,这场面对西班牙,索斯盖特选择沿用这个阵型。
索斯盖特很清楚手下弟子们的实力,和对方拼脚下技术是没有获胜可能的。因此,他在前场安排了三个攻击点,最大程度抓住反击机会。本场比赛,西班牙十分注重高位压迫,按照常理来说,这是英格兰球员非常惧怕的局面。
但事实上呢?
比如上图中,面对高位压迫,英格兰球员没有盲目长传。
戈麦斯回传给皮克福德后迅速和中卫搭档向两边散开,带开对方攻击手。戴尔跑回来的目的也是为了尽可能给本方中前卫带开空间,而不是自己接球转身。
所以,西班牙的第一波高位压迫并没有起到应有效果,布斯克茨压上去后连持球人都没能碰到。
当特里皮尔把球交给温克斯的时候,西班牙三名中场萨乌尔在边路,布斯克茨盯的是“诱饵”戴尔,中路实际上只剩蒂亚戈一人。所以,温克斯能够非常轻松地推进,西班牙中场根本没有办法阻止他。
可惜,巴克利最后传给了在越位位置的斯特林,浪费了一次反击良机。
英格兰第一个进球是怎么来的?
还是利用后场出球,戴尔这次是拿球了,但“诱饵”的本质没变。小技术一般的他作用是掩护带开空间。而西班牙呢?让运动能力平庸的布斯克茨顶到对方禁区,不但没碰到球,还让身后门户大开。萨乌尔和蒂亚戈之间的空当本该是布斯克茨的位置,现在却完全空了。
一旦英格兰把球从后场传出来,前面的攻击手就可以发挥自己的身体优势,大空间下,拉什福德轻松助攻斯特林打破僵局。
在前场具备反击速度的同时,英格兰还有凯恩这个中锋能够作支点;而西班牙中场罩不住,后卫也没有足够能力应对冲击。
第二球,凯恩在前场没有人支援,西班牙两名中卫都是在位置上的。
但令人惊讶的是,拉莫斯和纳乔先后和对手有对抗,但谁都没有成功。比这更糟糕的是,两名中卫竟然都没有贴住凯恩限制他转身,尤其是纳乔已经跟出去,而队友还没回来的情况下退回去,结果,被一个直塞轻松打爆。
就算是西班牙后防线身体素质最好的拉莫斯,也已不再年轻。这次他上抢成功后却出现低级失误,好在凯恩最后传中时已经没有什么线路,否则,拉莫斯的丢球就是致命的。
反击时,英格兰前场有高速插上还有支点拿球,他们很好利用了西班牙高位逼抢时的漏洞(身体平庸的布斯克茨压得太靠上),一旦提速,整个西班牙中场能覆盖保护的只有萨乌尔一人,蒂亚戈虽然比布斯克茨强,但起到的作用也有限。而后场四个后卫最能前顶的拉莫斯巅峰不再,其余几人面对冲击更是狼狈不堪。
这样踢,德赫亚纵使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对手进球。
恩里克执教后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但西班牙还是在前场进攻上暴露出了老问题。
血洗克罗地亚、轻松搞定威尔士,斗牛士*团在进攻时都成功打出了速度:他们在局部形成突破后快速向前并合理利用场地宽度,让对手跟不上节奏。
但今天面对英格兰,这招却不好使了。
比如,这次进攻,萨乌尔分给助攻上来的洪尼,但后者不具备撑起一条边的实力,所以,过渡一下后还是把球转回中路。
然后,萨乌尔长传转移给弱侧的阿隆索,西班牙左后卫因为没有纵深突破能力只能等队友支援,然后,再尝试打肋部配合。这确实是他的特点,但布斯克茨在接球时准备不足被断,英格兰立刻发动反击。
接着,就是上半部分提到的问题,西班牙后卫就算顶出来,也压制不了英格兰第二下提速推进。
这次,阿森西奥确实在边路跑出空当,但接球的位置已经靠近底线,但英格兰并不怕这样的进攻,只要没有远射起脚的机会,可以放你传中。
这种没有充分调动防线的传中本来就很难找到人,加上西班牙前场没有力量型中锋压制,阿森西奥的传中无功而返。好在萨乌尔二点成功断球,拿到了射门机会。
上面两次进攻的问题是类似的:西班牙在纵深上无法提供足够压力。
边后卫洪尼实力有限,阿隆索有身高但需要进入肋部才能发挥作用。如此一来,身前的阿斯帕斯和阿森西奥得到的支援有限,发挥不出自身优势。
中路布斯克茨与蒂亚戈都是以控球见长,只有萨乌尔身体素质好能冲击。但在边路打不开的情况下,只靠他一人也难以改变局面,更不用说,作为中场还需要在防守端付出很多精力。
尽管下半场恩里克将布斯克茨位置后撤,并利用英格兰体力下降的节点发动反攻。但因为上面所提到的问题,进攻还是光打雷不下雨。
索斯盖特意识到局面不对后也快速调整,换上沃克,将阵型换回了三中卫。
退守的英格兰将空间压缩得更小,西班牙在边路依然找不到突破口,只能像上图这样横带,再吊禁区。这种进攻的效果和之前阿森西奥传中是一样的,英格兰防线只要站住位置,就不怕简单粗暴的高球。
所以,西班牙下半场的进攻确实有威胁了很多,但能冲击造成杀伤的只有萨乌尔一人(后来还被换下),这是远远不够的。
从比分上来看,西班牙只输了一球,从场面上来看,他们在后段的反扑也很有威胁。但纵观整场比赛,当需要提速冲击完成进球时,西班牙还是做得不够好。
双方在三条线上运动能力差距明显,英格兰进攻时,凯恩能拿球,拉什福德与斯特林能纵深冲刺;防守时,中前场球员能收回来,后卫线也能顶住高球冲吊。
而西班牙虽然有技术优势,也在努力尝试打出速度,但整支球队运动能力一般,没有足够多的强点给予对手纵深压力。
恩里克对西班牙的改变思路是好的,但想要彻底成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文:P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