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大家的生活,小编为你更新10部惊险刺激的冒险影片,让你足不出户就能体验肾上腺迸发的感觉~话不多说,立刻出发吧!
1.
《无尽之夏》
ENDLESSSUMMER,年
哥斯达黎加,南非,夏威夷
这部布鲁斯·布朗(BruceBrown)于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有关冲浪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能让观者在看完之后涌出拿起复古式长板、驰骋大海的冲动。
影片聚焦于一心想寻找心目中完美海浪的美国冲浪手罗伯特·奥古斯特(RobertAugust)、迈克·汉森(MikeHynson)和他们的好伙伴们。这群精力充沛且酷劲儿十足的年轻人环绕全球、追逐夏日的激情,足迹遍布世界顶级的冲浪胜地——从哥斯达黎加太平洋海岸的女巫礁(WitchesRock)和OlliesPoint,到南非的圣弗朗西斯角(CapeStFrancis),最后到达夏威夷的威美亚(Waimea)。
在那个古董车畅行、冲浪紧身裤随处可见、轻松惬意的年代,如此纯粹的浪尖之旅的确令人陶醉。布鲁斯·布朗后来还执导了有史以来关于摩托车赛的最出色电影之一——《摩托车冒险之旅》(OnAnySunday,年)。
02.
《王者之路》
KINGLINES,年
法国,希腊,委内瑞拉
关于攀登的电影不外乎两种套路:或者是集一众攀登者和若干攀登挑战地于一体的杂烩[例如《攀登大师》(MastersofStones)系列],或者是只聚焦于一名攀登者及其内心执着的信念[如E11中戴夫·麦克劳德(DaveMacLeod)和他冲击的“狂想曲”(Rhapsody)线路]。
不过,《王者之路》却兼具这两种特色。影片被评为班夫山地电影节最佳攀登电影,并获得了艾美奖最佳摄影奖。该片的镜头追随攀登者克里斯·夏玛(ChrisSharma),从法国的凡尔登大峡谷(VerdonGorge)到希腊的海崖,再到委内瑞拉的巨砾。
最令人难忘的一幕当属夏玛在马略卡(Mallorca)一道名为蓬塔(EsPontas)的拱形岩石进行深水攀登(即在下面有深水的岩壁上,在没有绳索保护的情况下进行攀登)的场景:他寻找到高处的支点,单手腾跃两米……“我就是想挑战最难、最美丽同时又最富创意的线路。”夏玛坦言。
03.
《标志》
SIGNATURES,年
日本北海道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沃伦·米勒(WarrenMiller)拍摄了一系列的早期滑雪电影。自那之后,关于雪上运动的电影就拥有越来越多令人目眩的特技表演以及更为震撼的配乐效果。但由SweetgrassProductions公司出品的《标志》却选择了更为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颇具禅意,带你深入日本北海道荒野滑雪区域,领略滑雪、单板滑雪、屈膝旋转式滑雪的运动之美。
在这部影片中,你看不到从50米高的悬崖腾空跃起的惊险,看不到大成本的直升机,能看到的只有匠心独具的剪辑制作、优美的动作以及当地具有传奇色彩的滑雪高手兼设计师玉井太郎(TaroTamai)所创立的公司。最为重要的是,它让滑雪运动显得如此轻松写意,即便是普通的滑雪爱好者也会因此而渴望在北海道齐腰深的粉末雪中驰骋一番。
04.
《冰峰小时》
TOUCHINGTHEVOID,年
秘鲁安第斯山脉
导演凯文·麦克唐纳(KevinMacdonald)擅长实景再现:他先是在《9月的一天》(OneDayinSeptember)里还原了慕尼黑奥运会的人质事件,接着就在《冰峰小时》里重现了一次险阻重重的登山之旅。
虽然两部影片的主题截然不同,但它们精益求精、追求细微之处的手法却又是相似的。你或许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来自英国的两名登山者乔·辛普森(JoeSimpson)和西蒙·耶茨(SimonYates)首次尝试攀登秘鲁安第斯山脉的大锡乌拉峰(SiulaGrande)。
辛普森在途中不慎滑落陡坡,摔断了腿,底下就是万丈深渊,维系他生命的就只有一根绳子。辛普森伤势无法恢复,耶茨也没法救起伙伴。无奈之下,年仅21岁的耶茨割断了绳子。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呢?你会在影片中找到答案。
05.
《四季》
SEASONS,年
加拿大温哥华
如果说以山地自行车为主题的电影旨在鼓励你到户外畅享骑行的乐趣,那么《四季》就是一部成功之作。
这部极限运动片是由总部设在加拿大的“theCollective”电影团队制作完成的,他们是高空飞索拍摄技术领域的先锋,并掌握了其他革新技术。
《四季》对7位山地车手进行了整整1年的跟拍,其中包括来自温哥华北岸、人缘极好的老将安德鲁·桑德罗(AndrewShandro)以及英国的速降冠*史蒂夫·皮特(StevePeat)。
不过,影片中真正的明星是随四季变化的加拿大风光。仅惠斯勒自行车公园(WhistlerBikePark)在镜头面前所展开的美景,就会让你迫不及待地想要跳上飞往温哥华的航班。
06.
《破浪巨人》
RIDINGGIANTS,年
夏威夷威美亚,塔希提岛
如果《无尽之夏》(EndlessSummer)激发了你对冲浪的渴望,那么《破浪巨人》则能给你带来更大的满足感。
斯泰西·佩拉塔(StacyPeralta)将镜头对准了巨浪冲浪的狂热爱好者们,这些神勇的弄潮精英能挑战12米至25米(39英尺至82英尺)高的巨浪,与大海一较高下。
佩拉塔先记录下了勇气卓绝的格雷格·诺尔(GregNoll;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冲浪先锋)对夏威夷威美亚(Waimea)长达25年的“爱恋”。
接着,他又见到了莱里德·汉密尔顿(LairdHamilton)。当这位身高1米91的金发冲浪好手从塔希提岛(Tahiti)泰阿胡波(Teahupoo)巨浪汹涌的拍打中再次现身时,他重新诠释了对巨浪的征服。
自那之后,拖曳冲浪越来越普及,但《破浪巨人》的真正魅力在于,聆听这些先锋讲述这项运动在当初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07.
《北壁》
NORDWAND,年
瑞士阿尔卑斯山脉
没有哪一部登山题材电影——当然不包括《勇闯雷霆峰》(TheEigerSanction)、《绝岭雄风》(Cliffhanger)或《垂直极限》(VerticalLimit)等影片——能像德国片《北壁》那样,让观众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冰雪和岩石的冷酷无情。
年,德国登山者安德烈斯·辛特托瑟(AndreasHinterstoisser)和托尼·库兹(ToniKurz)尝试挑战艾格峰(Eiger)北壁。影片就是根据这一真实故事改编的,其中的大部分场景都拍摄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脉。
在与一对奥地利登山组合竞争的过程中,这对德国双人组遭遇恶劣天气和岩石滑坡。当他们决定下撤,与大自然展开生死搏斗时,后方的记者和游客们却坐在奢华旅馆里,品着鸡尾酒看戏。
在这些旁观者的眼中,任何介于胜利和失败之间的表现都是索然无味的。
08.
《地狱星期天》
ASUNDAYINHELL,年
法国巴黎-鲁贝赛
如同《一代拳王》(WhenWeWereKings)之于拳击运动一样,《地狱星期天》在竞速自行车界也被奉为经典之作。
这部令人痴迷的纪录片以年的巴黎-鲁贝赛(Paris-Roubaix)为主题。这项赛事是一年一度的春季古典赛之一,标志着自行车赛季的开启。
勇敢坚毅的佛兰德车手成为这些高难度赛事中的佼佼者,罗杰·德·弗拉明克(RogerdeVlaeminck)和艾迪·莫克斯(EddyMerckx)这两位史上最伟大的车手在此展开了精彩绝伦的对抗。
巴黎-鲁贝赛赛程总长公里,享有“北方地狱”(HelloftheNorth)的别名。选手们骑行穿越法国的北部,在狭窄的鹅卵石路上穿过幽暗的密林和狂风肆虐的农田,他们不是蓬头垢面就是沾满泥浆——这要取决于当地4月的天气状况。
影片开头,有人正用刷子一丝不苟地清理着一辆精致的赛车——很多自行车手都会有这样的强迫行为,似乎他们与打退堂鼓仅剩一步之遥。
09.
《《小时》小时》
HOURS,年
美国犹他州峡谷地国家公园
年4月,艾伦·拉斯顿(AronRalston)徒步进入犹他州峡谷地国家公园(CanyonlandsNationalPark)的缝隙峡谷。
就在攀爬的过程中,他正挑战的一块重达公斤的巨石滚动了起来,将他的右臂夹在巨石和山岩之间,令他动弹不得,而旅程也被痛苦中断。拉斯顿十分清楚两件事:首先,他不可能搬动巨石。其次,没有人会来找他,尤其是在这样人迹罕至的狭缝里。
导演丹尼·鲍尔(DannyBoyle)的这部关于拉斯顿经历的《小时》张弛有度,情节环环相扣,让人感同身受——对于一部以无法动弹的人为主角的动作片而言,它确实相当成功。
在被困5天之后,严重脱水、濒临死亡的拉斯顿折断了他前臂的两根骨头。然后,又经过一个小时的钝刀切割,他终于得以断臂脱身。
10.
《地球脉动》
PLANETEARTH,年
遍布62个国家
《地球脉动》虽然不是电影,却是BBC公司首部采用高清技术拍摄的大型自然历史纪录片,其制作水准精良,与商业电影相当。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视片由大卫·阿腾伯勒(DavidAttenborough)掌舵,摄制组辗转62个国家的个外景拍摄地,历时4年才制作完成。
不容错过的场景?镜头从高处俯瞰,非洲野犬在逡巡捕猎,如同小型公共汽车一般的大白鲨正在捕杀开普软毛海豹(CapeFurseal)。
不过更关键的问题是,谁能成为阿腾伯勒的接班人?没有哪个博物学家能像他这样,在全世界如此多的国家里拥有如此多的观众。
是不是光看图片就心跳加速了?
在不能旅行的日子
和小编一起在家“云探险”吧~
你还有哪些喜欢的冒险电影?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