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凯恩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俄罗斯祭出威胁,美国为何秒怂美国自废武功
TUhjnbcbe - 2022/5/13 16:25:00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和它的盟友们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的制裁,但是迄今为止所有制裁都小心翼翼避开了国际空间站项目。因为就国际空间站而言,美国不但不敢制裁俄罗斯,反而更怕俄罗斯会制裁它。

然而正所谓怕什么就越容易来什么,有“大炮”雅号的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罗戈津,这段时间更是火力全开,向美国发表了一连串和国际空间站有关的威胁信息。

他说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将迫使俄对其参与的国际空间站项目成本实行“优化”,这“最终可能导致国际空间站坠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美国等还要继续对俄罗斯实施制裁,那俄罗斯就要甩手不干,退出国际空间站了,而国际空间站可能会因此而坠毁。

他还说,如果没有俄罗斯方面的支持,国际空间站将会在美国或者欧洲坠毁,反正落不到俄罗斯领土上,因为国际空间站的飞行轨迹不经过俄罗斯上空。

对此有美国专家反驳说,国际空间站还是会经过俄罗斯上空的,其经过区域大概占俄罗斯领土2%多一点。

说实话,这个反驳还不如不反驳的好……

在三月初,罗大嘴又授意俄罗斯电台发布了一段演示视频,视频中两名俄罗斯宇航员操作俄罗斯核心空间仓和货运飞船脱离国际空间站,准备返回地球,在离开时,他们还向留在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范德海伊挥手道别。

这段视频似乎在暗示俄罗斯宇航员将乘坐飞船返航,把原计划在3月30日一同返航的范德海伊留在太空。

面对罗大嘴的威胁,美国方面表现出了罕见的低姿态,美国航天局表示会继续与包括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在内的所有国际合作伙伴合作,确保国际空间站的持续安全运行,还保证,任何出口管制都不会影响到俄罗斯与美国在民用航天领域的合作。

有人认为,罗大嘴的威胁都戳中了美国的痛处,所以美国不敢嘴硬,因为没有俄罗斯的参与,国际空间站可能很快就会坠毁,甚至俄罗斯还能操控它的坠毁地点,而且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帮助,现在在国际空间站的4名美国宇航员,也都别想回地球。

那么,事实真是这样的吗?假如俄罗斯真的操控国际空间站坠毁,会带来怎样的灾难?按计划,国际空间站将在年坠毁,它会坠毁在什么地方,会威胁到人类的安全吗?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建造的最大空间平台,它运行在距离地面约公里的近地轨道,总质量高达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

国际空间站自年正式建站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于年完成建造任务转入全面使用阶段。目前主要由美国航天局、俄罗斯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空间局等五大机构共同运营。

不过国际空间站名义上是由16国,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巴西以及11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但实际上主要是由美国负责出钱,俄罗斯负责建造。

人类建立的第一个空间站是苏联在年发射的“礼炮一号”空间站,并且历史上苏联一共发射了7个“礼炮号”空间站。而世界上第一个多舱空间站,著名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也是苏联建造的。

至于美国,历史上其实就独立建过一个天空实验室号空间站,与和平号空间站也完全不是一个等级,只接待了三次航天员,分别工作28天、59天和84天,并且没运行几年就报废了。

而现在的国际空间站,基本上就是俄罗斯按之前的和平号建造的,所以又被称为和平2号空间站。

包括最核心的的星辰号服务舱,是俄罗斯独立完成,对接舱、曙光号功能舱则是由美国出钱,俄罗斯建造,还有多功能货舱、服务舱、万向对接舱、对接与储存舱、生命保障舱和科学能源平台等等也都是俄罗斯造,而美国还有欧洲和日本造的部分,基本上都是不涉及空间站基础运行的实验舱、观测舱和节点舱。

并且俄罗斯舱段的曙光号功能舱,是国际空间站的基础,装备了空间站唯一的发动机,主要负责为国际空间站提供动力、温控、导航、通信、姿控等功能,可以维持或改变空间站的轨道和高度。

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国际空间站会朝地球方向下降,差不多每个月下降1.6公里左右,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由俄罗斯舱段的发动机来修正其轨道和姿态,以免空间站脱离原来的轨道。

所以说,俄罗斯控制着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和位置,如果俄罗斯突然启动发动机进行姿控或轨道调整,国际空间站的坠落或将无法避免。

而且俄罗斯舱段还负责空间站和载人飞船或货运飞船的对接功能,因此如果没有俄罗斯舱段,地面要想把人或者货物送上去,或者把人和货物接下来,都是无法完成的。

另外作为空间站核心舱的星辰号服务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而科学号多功能实验舱是俄罗斯舱段部分的最大舱段,具备服务舱、生活舱、实验舱和货舱的全部功能。

由此可见,俄罗斯舱段对于国际空间站来说非常重要,没有俄罗斯舱段,国际空间站跟废了差不多。

除了空间站本身,美国、欧洲和日本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或者货物,也要依靠俄罗斯的飞船。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疑惑,毕竟美国可是第一个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它都能把人送到离地球380公里远的月球,难道还没能力把人送到只离地球几百公里的国际空间站吗?

事实上,就现在的美国航天局而言,它还真没有这个能力,载人登月那早就是过去式了。

那么,为什么曾经“独霸月球”的美国,航天能力越混越挫呢?

在年,苏联将加加林送入太空并成功返回,美国也不甘落后,先后开启了“水星计划”和“双子座计划”,实现了将美国人送入太空以及进行太空行走的愿望。

在年7月21日,美国又实现了载人登月,在太空争霸中反超苏联。此后美国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开始频繁发射火箭进入太空,以维护自己在太空争霸中的领先地位。

但是随着太空探测项目越来越频繁,美国也渐渐有些吃不消。就算在当时,发射一次火箭就得几亿乃至几十亿美元。

于是美国航天局就开始研制可以重复利用的航天飞机,认为这样就可以大幅降低上天的成本。美国先后研制出了“企业”号、“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以及“奋进”号等航天飞机。

然而航天飞机是研制出来了,并且还成功参与了很多次太空运输任务,可是美国却发现,这航天飞机简直比火箭还要烧钱。

这些航天飞机每架研发费用高达20亿美元,每次飞行费用也至少要上亿美元,而且每次飞行后的检修,又要花一大笔钱,再加上平时没有任务的时候,也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这又是一大笔钱。

所以说,这些航天飞机不但没能给美国省钱,反而一个个都成了吞金兽,不断吃掉大量的金钱。

正所谓开源节流,那既然节流难做,美国航天局在80年代,也开始承揽商业上的飞行任务。结果每次商业飞行收到的钱还不够发射成本的,也就是说商业发射越多,亏得也越多,所以没搞几年,美国就连忙叫停。

除了经济上的压力外,航天飞机的事故率也非常的高,美国总共就这么几架航天飞机,结果两架在执行任务中发生爆炸解体,有14名宇航员因此丧生。

这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航天飞机项目,觉得美国没必要花这么多钱来维持一个不能带来实质利益的项目。

所以到了年,随着美国经济低迷,财*赤字越来越大,航天飞机项目也被迫中止,美国最后一架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在执行了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后,终于退役。

但是,没了航天飞机,就没法再送宇航员上太空,那该怎么办呢?

美国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蹭俄罗斯的飞船。

其实早在年初,俄罗斯的载人航天项目就已经开始对外出租“座位”了,并且价格非常的实惠,单人来回只要万美元,这个价格相比美国航天飞机飞一次就要几亿美元,可以说是低得令人发指。

不过当美国去找俄罗斯谈的时候,俄罗斯心想美国不是没航天飞机了吗,于是坐地起价,直接把价格翻倍,从万美元变成了0万美元。

结果美国一听,不但没觉得贵,反而觉得实在很便宜,所以眉头都没皱一下,就拍板定了下来,生怕俄罗斯反悔。毕竟美国的航天飞机项目30多年共飞了几次,花了差不多亿美元,平均下来一次超过15亿美元。

见美国答应得这么快,这下轮到俄罗斯傻眼了,意识到自己要价还是太低了,让美国占了便宜。

所以双方后面的合作,俄罗斯的要价也是不断上涨,到年,这个价格就涨到了万美元。

而现在这个价格已经涨到了万美元,甚至据不可靠消息,这还是单程票,管送不管接,如果美国还想让俄罗斯把宇航员接回来的话,就得再花万美元。据说俄罗斯一方面是因为不好意思让票面价格弄成过亿,一方面则因为美国这些年不断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于是俄罗斯想了这么个只卖单程票的招,有意让美国多出点血。

截至年7月,美国已经累计在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购买了70个座位,总金额近40亿美元。这些年,俄罗斯航天局也是因为美国的“资敌”行为,日子过得颇是滋润。

不过屡屡被俄罗斯航天局按地摩擦,美国倒也不是没想过翻身,在年,美国航天局就和马斯克的SpaceX公司签订了协议,支持后者发展载人航天服务。

在年5月30日,SpaceX终于完成了载人航天发射,这是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退役9年来的美国本土第一次载人航天发射。

而在先前罗大炮扬言中断合作后,美国也是紧急把SpaceX的合同从26亿美元追加到35亿美元,让SpaceX增加三次载人航天任务,等于一次3亿美元。

只不过前面说了,飞船和国际空间站的对接功能掌握在俄罗斯手上,如果俄罗斯真不配合的话,SpaceX也无法将美国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或者把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上接下来。

那么假如说,美国和俄罗斯有一天彻底撕破脸,国际空间站坠落地球,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

有人说,国际空间站重达多吨,以极高速度坠落在地球上,就像一颗陨石撞击地球一样,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而事实上,实际情况应该不会有这么严重。

一方面,国际空间站是中空结构,不能跟实心的陨石相比,而且国际空间站使用的材料大多都是轻质金属,大部分结构会在进入大气层后烧掉,只有少部分致密或耐高温的部件能够最终抵达地球表面。

另一方面,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大概是每秒钟7.9公里,而陨石的速度基本上都是每秒钟十几公里,甚至有的可以达到每秒几十公里。再加上由于国际空间站的轻质中空结构,它的体积要大于相同质量的陨石,因此在大气层中穿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就要比陨石大得多,所以国际空间站撞击地面带来的冲击力也远没有同质量的陨石那么大。

因此如果国际空间站不受控制坠落地球,尽管可能会对人类造成一定的威胁,但威胁程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哈佛大学天文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威尔预测说,最坏的情况相当于一架飞机坠毁,如果坠落点是在人口稠密的区域,结果会很糟糕,但并不会像陨石撞击地球那样严重。

而依据美国航天局在今年年初公布的消息,已经超期服役的国际空间站将使用到年,并会在年坠毁,那么国际空间站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坠毁,会掉在什么地方呢?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国际空间站的坠落点应该会在“尼莫点”所在海域。

所谓尼莫点,又称海洋难抵极,以法国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角色尼莫船长命名,而“尼莫”一词则来自拉丁语,是“无人”的意思。

离尼莫点最近的陆地为三座遥遥相望的南半球岛屿——皮特凯恩群岛中的迪西岛、复活节岛西南角的莫图努伊岛,及南极洲外海的马厄岛,三者分别位于其北方、东北方及南方,到尼莫点的距离均为千米。因此距离尼莫极点最近的有人类出没的地方,就是公里高的国际空间站。

尼莫点附近是一片寂静死海,几乎没有洋流,其海洋环境也不足以供养海洋生物,唯有部分海底细菌可以存活,而如果航天器残骸落入这片区域,其残留的辐射和有害物质也会被困在这里,从而不会污染到其他地方。

到目前为止,尼莫点安息着多个航天器的“遗体”,其中大部分属于俄罗斯,包括超过艘太空补给船、6个礼炮号空间站,还有和平号空间站。

此外,这里还安息着一个SpaceX火箭、欧洲航天局的5艘货运飞船,以及日本的6艘货运飞船。

而几年以后,尼莫点也将成为国际空间站的最后归宿。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里,我们下期不见不散,祝福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俄罗斯祭出威胁,美国为何秒怂美国自废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