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本阶段获得的知识,理解和技能应用于景观设计专业。
在该学科的技术下,结合理论和实践方面发展知识。
扩展阅读和理解各种规模的各种环境和景观的能力,并发展对景观建筑实践的批判性理解。
培养原创和创造性的设计技能,以及自主参与景观设计设计不同阶段的能力。
03课程内容Couseintroduction场所”在英文的直译是PLACE,其含义在狭义上的解释是“基地”,也就是英文的SITE。在广义的解释可谓“土地”或脉络,也就是英文中的LAND或CONTEXT,是城市学家所谓的“SENCEOFPLACE”,或可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李雪扬原创设计作品课时1初步认识阶段对场所的含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场所意义与景观设计之间的联系课时2场地探索阶段对场地信息进行解读,深入探索并总结场所的人类活动,地质活动,水文,植被等信息课时3场地解读阶段缩小研究尺度,以个人形式深入研究课时4设计尺度分析阶段对所选择的场地的环境进行分析课时5设计阶段通过对场地进行分析,推导设计课时6设计阶段对设计的逻辑进行梳理,明确设计后分析的重点课时7讲评阶段最终评图本次课程将通过七期线上课程,通过设计探索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场所的含义,更加知晓如何收集场所信息以及如何将场所信息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同时也将系统全面的介绍场所对于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信在课时结束之后,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个系统的分析场所的方法。第一课课程大纲:●课程框架介绍:场所精神及景观叙事性的意义:两者如何体现设计的逻辑性●参考案例:卢浮宫摄影公园,纽约中央公园形成小组完成对场地的初步探索,即通过互联网获取对场地的初步认知(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及活动)关键词:峡湾,城市,裸岩作业:体现场地印象(可以以一张图或模型,一段声音,一段视频等形式呈现)李雪扬原创设计作品第二课课程大纲:Crit:对上一课时作业进行讨论,并总结信息●根据学生自己探索的场地印象及提供的想要资料对场地进行解读●深入探索并总结与人类活动,地质活动,水文,植被等基本信息作业:以小组形式对以上几个方向信息进行汇总成masterplan李雪扬原创设计作品第三课课时大纲:Crit:对masterplan进行讨论汇总,得到的场地基本信息●以个人形式选择设计深入的方向,整个研究尺度缩小到设计尺度●要求通过3张图纸讲明如何选定区域,与整体的联系是怎样的●研究方向可以以时间,空间,活动等为突破点Narrative:场地中哪些特征特点是最值得引起注意的,想要通过景观改造如何叙述在这个场地发生过的事件Route:通过景观改造探索自然或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并将最后的设计以一段路线的形式去表现Geologic:深入探索场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并以此为依据展开设计Atomsphere:根据场地特性(自然特性、人为特性)营造不同的最能体现场地特性的空间(可以选择多个,但要为一个整体)作业:三张图(尺度递减)锁定设计区域李雪扬原创设计作品第四课课时大纲:Presentation:三张图片之间关系及设计方向的理解作业:设计尺度场地环境分析(针对所选方向)第五课课时大纲:Crit:以场地分析为基础,推导设计策略,方法及目标场地分析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