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凯恩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世界历史纵谈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的商业情况及
TUhjnbcbe - 2024/10/12 16:50:00
哪家白癜风医院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引言

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法国的商业处于十分萧条状态之中。雇佣军对过往的商人大肆劫掠,使得昔日繁荣的商业变得十分衰败,商旅不行,市场关闭,贸易额锐减。这一时期的编年史充满了凶杀、纵火和抢劫的记载,据德尼佛的《百年战争期间修道院的劫难》一书记载:“抢劫削弱了贸易。盗贼的首领雇佣一帮人在他手下服役,并付给他们固定的报酬。教士们脱下僧袍,离开寺院,带着自己的武器和马匹从事这一新的职业。”

从14世纪80年代至15世纪20年代,法国进入了长期的政局动荡时期。混乱的社会环境给商业更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虽然14世纪末,法国一度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取得优势,短时期内恢复法国与地中海地区的商业往来,商业似乎繁荣了一个短暂时期,但是,随着法国在意大利政治影响的削弱,商业又陷入凋零之中。

年,英国国王亨利五世进入巴黎。法国的北方领土控制在英军手中。在英国军队的占领下,法国北部的商业一蹶不振,以巴黎为例,在英国统治下,巴黎的商业表面上维持繁荣,而实际上处于十分衰落状况之中。伦迪市集一直关闭到年,这使得外国商人不再到法国来。伦巴底巨贾也离开了巴黎,他们同时抽走在巴黎的巨额资金,将银行业从巴黎迁往安特卫普、布鲁日和日内瓦。

英国统治者占领法国北方之后,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肃清盗匪,恢复社会治安,复兴商业。英国占领军向占领区的臣民宣布一项法令,命令任何一个知道盗匪行踪的人,必须向当地政府报告,知情不报者将被罚款或监禁。英国占领军的最高统帅贝德福公爵在诺曼底地区派驻了大量的军队,用以巡视道路,为过往商人提供人身安全。英国为了对法国北部了有效统治,对拦路抢劫、破坏社会治安者处以极刑。

据统计,英国占领军在15世纪的20年代中,仅一年处死的盗匪就达1万多人。但是,这种酷刑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社会治安仍旧混乱,盗匪依旧横行,商人仍然不敢外出做买卖。博雷佩尔在他的《诺曼底政府》一书中,对贝德福公爵的严刑酷法的无效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书中写道:“这些措施,几乎完全无效。强盗的扩展没有停止,恐怖笼罩着诺曼底的旷野。多少次,各等级忙于对付这种可怕的祸害,多少次,以增加贝德福公爵补助金为交换条件,他和他的后继者重新同意保障道路的畅通、保护商人和耕种者的和平与安宁。但这只是一种空洞的许诺,灾难不仅没减少,相反地随着法国人的日益得势、英国军队的纪律日益松散而增加,并且变得日趋深重而普遍。”

当然,西方有的史学家认为博雷佩尔的描述有些过分。但是,不管怎么说,15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北方的行商条件是危险的,商业处于普遍的萧条之中。

15世纪初期,法国南方的领土虽然仍在法兰西人手中,但是,由于战争的破坏,商业也十分不景气。当时,法兰西偏安一隅,其国土除了卢瓦尔河流域之外,只限于原法国领土的东南部和西部地区。法兰西的通往大西洋的出海口岸大为减少,当时,只剩下了普瓦图、奥尼斯一拉罗歇尔、尼奥尔和圣让当格莱。这些少得可怜的港口,对外贸易十分冷清,在这些港口很少能看到葡萄牙的商船。法国此时中断了与德国汉萨同盟的商业往来,理由是汉萨同盟与法兰西的敌人-英国有着贸易往来。

这一时期,法国与东方的埃及和叙利亚还保持着一定的贸易关系。法国的商船从地中海沿岸的埃格莫特、纳尔榜和蒙彼利埃等港口出航,行驶到上述东方国家,进行商品交换。

商业的衰落必然导致市场的萎缩。15世纪初期,里昂的各种集市纷纷关闭,商人们将交换场所移到了日内瓦一带。此时,蒙特利埃和博凯尔的集市也销声匿迹了。

百年战争时期,由于经济的衰退,造成货币的贬值,其结果是通货膨胀。然而通货膨胀反过来又制约商业的发展,产生恶性循环。法国南方在查理七世身为太子时期,劣货、伪币充斥市场。这些伪劣币大量流入英国占领下的法国北方,使得整个法国货币混乱不堪。弗南在他的编年史描述道:“原来价值18但尼尔的通行货币,最后的牌价是2但尼尔,然后完全被禁止流通。许多富商为此损失惨重。此外,货币如此贬值使得“领主”们甚为艰难,因为欠了他们现金的承租者……以所收获谷物的八成或十成来偿付重租;从而,许多领主和小乡绅受到严重损害……当货币恢复了它本来的价值时,与劣币通行时期成交的买卖有关的诉讼和争吵不断发生。”

百年战争后商业的复兴

法国国王在百年战争之后,实行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通过授予商人特详权的方式,振兴商业,恢复市场贸易。例如,年法王查理七世签发敕令,对一些重要的集市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待遇,每利佛尔免征12便士。这些获得优惠的市集是;伦迪市集、巴黎的圣洛朗市集、香槟市集、鲁昂的圣罗曼市集和吉布雷市集等等。在恢复国内商业的同时,法王查理七世还积极着手恢复对外贸易。在查理七世的努力下,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上贸易获得了复苏。地中海沿岸的埃格莫特港成为重要的与东方贸易的口岸,该港口在15世纪中叶之后垄断了与东方的贸易。

查理七世十分重视法国与意大利的商业关系。15世纪中叶,热那亚的亲法派积极发展同法国的贸易往来。

此外,法王查理七世还通过行政手段确保商路的安全和运费的低廉。查理七世下令疏通塞纳河河道,以便改善水路运输状况。在法王的倡导下,法国的卢瓦尔商人公会承担了卢瓦河的航道疏通义务,经过治理,卢瓦河保持了良好的双航道通航能力。

查理七世整顿货币体系,亲自过问各种货币的发行情况。查理七世下令关闭所有未经批准的铸币场所,废除伪币,禁止外国货币流入法国,并且不准许本国的贵金属出口。法王的这种金融政策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保证了商品的公平等价交换。

法国专制王权的这些政策有力地促使了法国商业的复苏,促进了商品流通。

里昂的商业复兴具有典型性。里昂的定期市集在百年战争后发展十分迅速,其原因是:其一,里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里昂位于罗纳河和索恩河流域,向南通过罗纳河可以直接与地中海相连,向北通过塞纳河可以与巴黎和鲁昂取得联系,这使得里昂成为法国南北贸易的枢纽。其二,法国王权对里昂的商业发展采取保护政策。15世纪中叶,里昂的商业发展面临着日内瓦的激烈竞争。为了击败日内瓦的竞争,法王查理七世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的商业于年颁布救令,禁止法国的商品品市集特权。在法国街15世纪50于0年代连续面布3个法令,授予里品市集特权。在法国专制政府的,里昂商业稳步发展,市集的数量在15世纪后半达到4个,并且,持款了它的商业宿敌日内瓦,一跃成为当时欧洲最为著名的商业城市之法国商业复苏之后,涌现出一批富商巨贾,其中的代表人物是科尔。

他出生在布尔日,出身于商人家庭。年轻时,他未受过良好的教育。此人善于经营,对投机取巧之道不教自通。他利用法国宫廷崇尚奢华之风,不失时机地组织一个贸易公司,向王宫兜售家具和挂毯等奢侈品,生意十分兴隆。

科尔除了经营国内贸易外,他还积极从事国外贸易。他投资建立了一支商船队,专门进行东西方贸易。这支船队由7艘商船组成,其中4艘为吃水较深的大型货船。他曾贩运过中国的瓷器、阿拉伯的香料,甚至贩卖奴隶。科尔的商业规模在当时来说是首屈一指的,他所雇佣的工作人员至少人。他的商业收入令人咋舌,每年他所交的各种税就高达1万多佛罗琳。有人估计,他的财产在万埃居左右。他经商发迹之后,又广置地产,他所拥有的领地不少于40处。他生活十分奢侈,挥霍无度,就餐时总是使用银制餐具;外出时总是穿着最华丽的服装。当时的显贵们在他的面前都显得相形见绌。

科尔贪得无厌,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他制造假币,降低银锭的成色,甚至向敌人出售武器。多行不义必自毙,年,他被捕入狱。经过教皇的出面说情,科尔才免于一死。但是,他被剥夺了所有的官衔,财产被没收,被判处永久性的流放,并课以30万金埃居的罚金。

科尔于年越狱,藏身于修道院中,后来又到其侄子家中躲避。在侄子的帮助下,科尔逃到了罗马。教皇盛情款待了他。教皇卡利克斯特三世赏识科尔的才能,命他指挥一支舰队,打击土耳其人的势力。科尔受命远征,于年11月15日死于征途的开俄斯岛。

查理七世死后,他的后继者路易十一世继续推行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路易一世是法国最早推行通商主义的君之一。他推行重商主义的目的在于壮大国家经济实力,现实法国的经济独立,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路易十一世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法国的历史学家称路易十一世为商业的保护者。

为了扩大国内的市场,路易十一世积极在全法国创建新的市集。他在写给财务署的信中说道:“对朕之城市里昂之臣民签发此等朕之文件......盖因朕甚悦于建此等集市。”这一时期,经过路易十一世御批而新建的市集达66个。

为了扩大国际贸易,路易十一世加强了国家对外贸的干预。法国专制政府以国家的名义与其他国家的政府签订贸易协定,以取代从前各城市或各国同业公会之间的贸易合同。根据政府间的贸易协定,贸易权成为人们应该遵守的最高准则,专制君主或其他显贵者都应该服从这一准则。实施贸易权,就意味着任何友善国家的商人都可以进入法国经商。外国商人有在法国各地行商和开设店铺的权利。路易十一世与英国签订自由贸易条约,以便打破百年战争所造成了法国经济孤立状态。与英国进行贸易对法国来说利大于弊,法国可以向英国出口橄榄油和葡萄酒,刺激法国国内经济的发展。

路易十一世对地中海贸易区十分重视。当时,意大利对法国的外贸构成威胁,尤其威尼斯在地中海贸易区与法国进行激烈的竞争,企图使法国商人就范于威尼斯。为了摆脱威尼斯商人的控制,路易十一世颁布两个法令保护法国商人的利益。利凡特公司的产品以及外国的香料、丝绸等贵重商品若进口法国必须用法国大商船运载;外国人禁止进入朗格多克港。

为了削弱威尼斯的海上贸易,法国不惜诉诸武力,经常派舰队袭击威尼斯商船,这使得威尼斯商人惶惶不可终日。

路易十一世为了发展对北欧的贸易,对汉萨同盟采取了拉拢的政策。路易十一世于4年、年和年与汉萨同盟签订协定,免除汉萨同盟的补助金以及附加税、盐税和过磅税(一种货物在过磅时所交的税款)。这些协定对汉萨同盟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有些优惠条件甚至法国的商人都不曾享受,例如,过磅税是法国一项普遍征收的税种,就连法国商人也不得免征。但是,路易十一世却免征了汉萨同盟的这一税收,可见法王对汉萨同盟恩宠有加。此外,汉萨同盟的商人可以在法国占有任何数量的财产,并且有权任意处置这些财产。

路易十一世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将商业与政治相分离,他批准法国的商人与敌对国家的商人保持商业上的往来,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对敌方的商人施加报复。例如,路易十一世于年写信给法国的特鲁瓦市,告诫该市的市民不必损害勃艮第人的财产,已经没收的货物应当发还。尽管勃艮第人曾一度与英国结盟,反对过法兰西,并且还扣留过法国商人的货物。

为了发展工商业,路易十一世还重视王权与城市的关系。尽管法王与城市的摩擦时有发生,但是,路易十一世尽量加强王权与城市的同盟。路易十一世将城市称作“朕亲爱的良友”。为了与巴黎商界搞好关系,路易十一世于年、年和年三次召开由巴黎市商人组成的咨议会议,以显示王权对巴黎商人的青睐。

路易十一世死后,查理八世继承王位,他继续执行路易十一世所开创的重商主义政策。

查理八世一登上王位就大力推行扶植商业发展的政策,查理八世通过给市集发放特许状的形式来推动法国市场的发展。据史书记载,年一年间,查理八世发放的特许状达个;年-年达到个。也就是说,查理八世在他执政的15年间一共发放了个特许状,平均每年发放18.5个特许状。

为了国内商品流通的顺畅,查理八世继承了路易十一世的发展内河航运的政策,力图废除国内河道上所设置的众多关卡。查理八世重申路易十一世在年所颁布的立法,命令拆除法国境内所有的关卡。当然,各地的封建主施行地方保护主义,使得这一法令很难彻底实施。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出15世纪末法王对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视。

查理八世继续推行与英国发展友好贸易关系的经济政策。法国于年和年两次与英国签订协定,规定两国在各自的通商港口设置特别的法官查处海运案件,双方共同对付海盗行径,并且具体规定了对没收的海盗财宝的分配原则。同时,协定还同意废除对法、英两国人民的一切额外的义务。

法国的商业在君主专制政体的扶植下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但是,君主专制制度对法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却是一把双刃剑,这种封建专制体制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负效应。

年,法国为了扩张领土,夺取地中海地区的商业霸权而发动了与意大利的战争。当时,法王雄心勃勃想称霸于欧洲各海域,这样,法国必须在大西洋上与西班牙对抗;在地中海的利凡特航线上与葡萄牙抗衡;更为重要的是法国要想在商业上摆脱对威尼斯的依赖就必须征服意大利。

为了进行意大利战争,法国付出了昂贵的经济代价。首先,法国不惜花重金拉拢周边国家,使它们对法国入侵意大利的战争行为保持中立或者默许。为了拉拢英国,使英国保持中立,法国给予英国亨利七世74万多金克朗;为了讨好神圣罗马帝国,法国将大片的领土割让给了马克西米连皇帝。

其次,法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战争准备。战争初期,法国动员了大约4万军队,购置了门攻城大炮、50艘战舰、30余艘大运输船。为了筹措这笔巨额的战争开支,法国专制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例如,强制性的向各城市贷款;转让王室领地;以高额利率向富有的热那亚银行借款等等。意大利战争使得法国欠下了大量的内外债务。法国经济增长的势头遭到了遏制。

法国经济在16世纪经历了比较大的起伏。法王查理八世死后,路易十二世继承王位。路易十二世虽然继续进行意大利战争,但是他不断调整国内经济政策,大力推进商业发展,统一道路税、市场税及度量衡。在路易十二统治下,法国的经济又呈现出新的繁荣景象。

路易十二世死后,法兰西斯一世继位。在他统治期间意大利战争进行得十分激烈。法国曾一度取得战争的优势,暂时控制了意大利的北部,但是好景不长,5年法军大败,法王法兰西斯一世被俘,以重金赎身。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攻入法国,仅距巴黎70余公里,法国被迫求和。

法兰西斯一世死后,亨利二世继位。法王亨利二世又恢复了与意大利的战争,战争一直持续到年才最后结束。整个意大利战争历时65年。

意大利战争结束不久,法国又爆发了持续30多年的国内宗教战争——胡格诺战争。

胡格诺战争期间法国的商业遭到极大的破坏,商业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总结

16世纪末,随着胡格诺战争的结束,法国的商业在专制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扶植下又获得恢复和新的发展。法王亨利四世大力推行奖励商业发展的政策,积极推进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这是因为发展商业可以直接增加国库收入,使专制王权的实力大为加强。亨利四世尤其重视外贸业的发展。他于年与英国签订了通商条约。年又分别和汉萨同盟、西班牙缔结了外贸协定。在专制政府的支持下,法国商人重新获得了在宗教战争期间法国所失去的国际贸易地位。地中海东部地区、西亚地区以及比利牛斯半岛地区的贸易权又控制在法国商人手中。

为了发展外贸,亨利四世还下令降低了部分关税,以鼓励法国的产品出口。亨利四世鼓励外国商人到法国经商,并且颁布敕令宣布废除法国政府从前所享有的没收外国人财产的权利。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历史纵谈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的商业情况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