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凯恩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卸磨杀驴二战后英国人为何不感激丘吉尔这个
TUhjnbcbe - 2024/7/14 17:06:00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71.html

年7月17日,波兹坦会议在德国召开。斯大林、丘吉尔和杜鲁门三位巨头聚在一起,他们意气风发,谈笑间就将欧洲和远东的命运安排完了。在会议期间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丘吉尔作为拯救英国的大英雄居然在大选中败北了,只得狼狈下台。会议开了一半,主角换成了工党领袖艾德礼。

:,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以绝对劣势输了个底朝天。丘吉尔一直觉得自己志在必得,但最后老百姓居然卸磨杀驴,弃之如敝履,让他感到很郁闷,一时半会儿想不通英国民众为什么这么忘恩负义、战争刚一结束就把他这个大救星给抛弃了?

01壹

在二战之前,英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霸主。当时它的人口有4亿多,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领土面积约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因为全球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因此号称“日不落帝国”。

当时的英国控制着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咽喉要地,大英帝国的海军实力仍然是世界第一,它仍有能力对全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施加影响力。当时即使是美国也无法撼动英国的霸主地位,虽然它在经济总量上早就超过了英国,但英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处于中心地位,英国仍然控制着全球金融命脉。

一战后,英国和法国联手埋葬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他只得灰溜溜地回到了美洲。后来在大萧条中,还被英国祭出的“帝国特惠制”狠狠地教训了一番,让它记清楚了到底谁是老大。

这就是二战前的大英帝国,在绥靖主义主导下,所有人都认为和平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英国人民能够继续享受着由和平带来的繁荣。当时有一个人比较例外,他很早就嗅到了战争的气息,并不断发出警告,但没人搭理他,战争最终爆发了。这个人就是丘吉尔。

02贰

丘吉尔作为含着银匙出生的人,很早就按照父母设计好的轨迹,被培养成了一个标准的英国精英,并很快与政治结缘。丰富的阅历让他逐渐养成了传统英国人的典型性格:精明、圆滑、务实、孤傲、保守、工于心计和坚韧不屈。

二战终于爆发了,希特勒向英国和它的盟国露出了獠牙。年5月,主张绥靖的张伯伦下台,丘吉尔临危受命组建战时内阁,他终于有机会在这个舞台上发光发热。他在英国下院信誓旦旦的说:

“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丘吉尔不愧为杰出的演讲大师,他的一席话让在座的各位议员激情澎湃,觉得丘吉尔就是上帝派来拯救英国的。于是,下议院最终以票对0票的绝对优势表明了对丘吉尔政府的支持。

丘吉尔也确实出手不凡,此时法国已经面临崩溃,为了保留抗战的火种,英国果断实施了“发电机计划”,在纳粹军队的眼皮子底下幸运地撤出了33万多士兵。随后又打赢了不列颠空战,使英伦三岛转危为安。

正是由于丘吉尔的出色表现,此时的他就是英国民族的大救星。

03叁

年,英国终于战胜了所有的敌人,但这时猛然发现自己事实上却成了最大的输家:40万人丧生,46万栋房屋被毁,万人无家可归,食品匮乏,人们的生活水平严重下降,经济总量比战争前缩水了20%,黄金外流,英镑失去世界货币的地位,负债亿美元……英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穷困潦倒。

正是由于底气不足,在雅尔塔分赃会议上,丘吉尔感叹自己就是一头可怜的小毛驴,被夹在巨大的北美野牛和北极熊之间很难堪。

对英国来说,更为可怕的是殖民地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为了打赢战争,印度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上百万的士兵,为了安抚印度,丘吉尔许诺印度在战后独立。但战争结束后,丘吉尔马上反悔了,他知道,作为大英帝国王冠上最璀璨的那颗宝石,印度的独立意味着大英帝国的解体。

丘吉尔曾经说过:“作为陛下的首相,不是为了眼巴巴地看着大英帝国被清理掉”。因此,他坚决不同意殖民地独立,必要时就诉诸于武力。

04肆

德国投降后,以丘吉尔为代表的政治家开始积极谋划对苏联的遏制政策。因为他本来就是资深的反共人士,对苏联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十月革命后,他积极推动对苏维埃俄国的干涉。二战期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丘吉尔不得不与苏联站在同一阵营。而现在德国的威胁消失了,苏联必然成为英国最主要的敌人。

为了遏制苏联,丘吉尔表示不惜发动战争。因为英国自身的实力有限,这件事必须拉上美国。

就在丘吉尔踌躇满志的规划着大英帝国的未来的时候,年5月23日,英国大选开始了。丘吉尔作为居功至伟的战时首相,他的对手是工党领袖艾德礼。丘吉尔根本没有把艾德礼放在眼里,他坚信自己的丰功伟绩肯定能碾压平庸的对手。

05结语

大选的结果狠狠地打了丘吉尔一记耳光,宣扬帝国意识形态和继续争霸的大救星,居然败给了提出战后重建、要搞全民医保制度的艾德礼。丘吉尔想不通,难道艾德礼主张的让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体系”就真的那么重要吗?难道大家不需要大英帝国了吗?难道大家真的想当一个二流国家吗?难道我让英国继续伟大有错吗?

英国人就是那么的目光短浅,毅然选择了艾德礼。艾德礼当选后放弃了印度殖民地,英国势力也基本上退出了中东。到年,艾德礼向全世界宣称,英国已经建成了“福利国家”。此后被其他西欧国家纷纷效仿,其影响延续至今。

也许英国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首相:当国家处于千钧一发之际,确实需要像丘吉尔这样的强人力挽狂澜;当战争结束后,不能为了大英帝国的光环而降低自己的生活福祉,也就是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个时候,像丘吉尔这样的战争狂人就不合时宜了,也到了该卸磨杀驴的时候了。

丘吉尔最后可能也想通了。在波兹坦会议上,斯大林知道老对头丘吉尔败选了,于是狠狠地补了一刀:“丘吉尔先生,您打赢了仗,国民却罢免了您。”丘吉尔酸酸而又自豪地说:“斯大林先生,我打赢了仗就为了保障国民拥有罢免我的权力。”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敬请大家点赞、收藏、分享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卸磨杀驴二战后英国人为何不感激丘吉尔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