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凯恩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当过嬉皮士,常受妻子启发,石黑一雄原来是
TUhjnbcbe - 2023/7/23 19:37:00
白癜风医院成都哪家好 http://pf.39.net/xwdt/210815/9317433.html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孙雯通讯员马正心

如果不是因为获得年诺贝尔文学奖,石黑一雄对多数阅读者而言,应该还是一位陌生的作家。

本周,一场石黑一雄作品分享会在杭州庆春路购书中心举行。译者郭国良、周小进和编辑冯涛、宋佥与读者分享了这位日裔英籍作家的作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年,石黑一雄出生于日本长崎。5岁时,全家移居到英格兰南部的小镇吉尔福德。

27岁时,石黑一雄发表了第一本长篇小说《远山淡影》,故事背景主要在长崎;他的第二本长篇小说《浮世画家》获得了英国享有盛誉的惠特布莱德奖;第三本小说《长日将尽》则奠定了他的国际声誉,该书曾获布克奖。

“如果有人告诉我,今年的诺奖得主是一个英国人。我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麦克尤恩,第二是朱利安·巴恩斯,第三才会想到是石黑一雄。”石黑一雄作品系列的策划编辑冯涛说。

实际上,石黑一雄一共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中,这个产量算是非常少的。

如今,石黑一雄的八部作品的中文版全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现已经出版了五部作品:《远山淡影》《浮世画家》《无可慰藉》《小夜曲》《被掩埋的巨人》,还将推出《长日将近》《莫失莫忘》和《我辈孤雏》的新译本。

值得一提的是,年,石黑出版了《被掩埋的巨人》,中文版与英文版几乎同期出版,其译者正是周小进。

文学也许不是石黑一雄最初的人生选项。

他从5岁开始弹钢琴,11岁开始听流行唱片,13岁时,石黑一雄买了《约翰·韦斯利·哈丁》,这是他的第一张鲍勃·迪伦的唱片,一上市,石黑一雄就买了它。

石黑一雄喜欢这张唱片的歌词。而且,那时的他就知道,鲍勃·迪伦是个伟大的词作者,事实证明,这个13岁的少年相当有远见。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通过鲍勃·迪伦,石黑一雄第一次接触意识流或者说超现实歌词。除了鲍勃·迪伦,他还喜欢莱昂纳德·科恩。

因为这些人生偶像的影响,石黑一雄也开始写歌,因为他觉得,音乐家可以全然自给自足。“你自己写歌,自己唱,自己编曲。”石黑一雄在《巴黎评论:作家访谈》上这么说。

石黑一雄写的第一首歌,有点莱昂纳德·科恩的风格。多年之后,他仍然记得歌词的开头是:你的双眸再不会睁开,在我们曾经生活嬉戏的海滩上。

在石黑一雄看来:迪伦和科恩的部分魅力就在于,你不知道那些歌是关于什么的。你纠结万分地表达着自己,但你总是会遇到你无法全然了解的东西,你就被迫假装懂得。在你的年少时代,大部分时间里生活就是如此,而你羞于承认。不知怎的,他们的歌词似乎能体现那种状态。

年,石黑一雄再次登上飞机,降落在加拿大温哥华,而后坐客车穿越边境到了美国,在那里待了三个月。

这是一段流浪的生活。

石黑一雄也承认自己曾经是一个嬉皮士,起码表面上是——长发,蓄须,吉他,帆布背包。“讽刺的是,我们都觉得自己很独特。我搭车走太平洋沿海公路,穿过洛杉矶、旧金山,以及整个北加州。”

本来,他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以为这是一段浪漫的旅程,事实上并非如此。

他途中遇到的人——他们靠献血维生。他们是酒精中*者。他们穷困潦倒且疾病缠身……

这一路的见闻,石黑一雄都以凯鲁亚克的方式记叙着——他每天都在写日记。

石黑一雄认为,这就是青春期的学习方式。无论是迪伦,还是凯鲁亚克,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模仿:

如果我的朋友和我经过某个吉他弹得像迪伦·鲍勃的人,我们会对他不屑一顾。关键是要找到你自己的声音。我的朋友和我很清楚我们都是英国人,我们无法写出原汁原味的美式歌曲。

因而,他的写作也一直在突破。

郭国良说,他翻译的《无可慰藉》,是石黑一雄所有作品里最长的一部。

这部作品面世后,评论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认为它是石黑一雄最优秀的作品,而另外一些人则说这是他们读过的最糟的书。

郭国良认为,分化的原因在于,石黑一雄35岁时凭《长日将尽》获得了英语世界最高奖布克奖。此后,他要另辟蹊径,改变既定的风格,在很多地方做了新的尝试。这种改变使读者、批评家的评价分化了。而10年后,它被认为这是当代文学的一部杰作。

石黑一雄曾说:“我想我几乎是敦促自己去进入更有争议的领地。”

他非常渴望去做一些自己并无把握的事情。

冯涛认为,石黑一雄的妻子对他的影响,在大师级的作家中,几乎绝无仅有。

《长日将尽》之前的作品,都与日本文化有关,但是《长日将尽》故事基于英国背景之上管家文化。

它最初来自石黑一雄的妻子洛娜的一个笑话。

有一天,一个记者要就石黑一雄的第一本小说采访他。洛娜说:“如果这个人进来问你些有关小说的严肃、沉重的问题而你假装是你的管家,会不会很有意思?”

二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想法。石黑一雄就此对“把管家作为一种暗喻”欲罢不能。于是,《长日将尽》写的是一个英国管家。

“在人生的暮年,为时已晚地认识到他的一生一直遵循着一套错误的价值观;认识到他将自己的大好年华用来侍奉一个同情纳粹的人;认识到因为拒绝为自己的人生承担道德责任与*治责任,他在某种深层意义上浪费了人生。还有:在他追求成为完美仆人的过程中,他自我封闭了那扇爱与被爱的大门,阻绝了他自己与那个他唯一在意的女人。”(石黑一雄诺奖演讲:我的二十世纪之夜,以及其他小突破)

《长日将尽》后的《无可慰藉》,最初的想法也是来自石黑一雄和妻子的一次闲聊。

当时,石黑一雄和妻子在一家小店吃饭,他们谈论着如何为国际性的读者写作,找到全球性的题材。洛娜指出,梦的语言是一种世界性语言。不管来自那种文化,每个人都会认同它。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石黑一雄不断问自己:梦的语法是什么?

随后,他用几个月的时间搜集笔记,做好了写小说的准备。

冯涛说,石黑一雄的妻子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姑娘。他们两个是做社工时的同事,由此相识、结婚。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过嬉皮士,常受妻子启发,石黑一雄原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