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凯恩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英伦生活记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症状         http://www.sjqbdf.com/

用照片讲述丁叔在英伦期间的学习与生活

学术篇

经济课程,老师讲述博弈论和囚徒困境;

考试时,对白人妹纸等于考经济学,对丁叔等于考经济学+英语。博弈论我真的懂,但是我不知道怎么用英语写出来。

这是人文社科课程,讲课的是来自巴西的理查教授。他和丁叔志趣相投,因为都没有头发;差别在于:丁叔曾经拥有头发,只是读博期间秃了。理查教授这辈子就从没有过头发。

丁叔本人说话的风格是偏温和类型的;据说有同学失眠,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觉,听丁叔balabala竟然可以睡着=。=

这是学生们上课的版书,第一列是丁叔写的。。。其他的我也看不懂

丁叔求学期间的好友:查尔斯。黑哥给人的刻板印象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踢球猛学术渣。查尔斯则是四肢发达头脑更发达,成绩比丁叔好许多,毕业后拿到了剑桥博士全奖(英联邦奖学金)。

开会的时候,有时候我一句话都听不懂;于是只能看照片为乐,当然,主席台上要是有位美女当然就更好了。

学术研讨会,大家在讨论未来的高科技;牛津同学们还是比较规范的:核聚变、自动驾驶、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剑桥同学们脑洞更大一些:体外生殖、物种创造、反粒子炮(据剑桥哥们说一炮下去可以干掉一个星球)。

丁叔访问传说中的帝国理工学院。其实仔细一看,真名叫ImperialCollegeLondon,这校名跟“理工”扯不上半毛钱关系,人家还是有商学医学*治经济的好不,情何以堪。。。

做实验往往在荒郊野外;图为丁叔,正在测量降雨量对于灌木丛尺寸的影响。

学术研究也包括各种奇花异草。

学术研究也包括各种地质现象。

丁叔讲解时,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

图书馆昏暗的灯光下努力的写作,又是一篇SCI论文。牛津和亚洲差别很大,研究相对独立,不少论文都只有一个作者:既是第一作者也是通讯作者。

生活篇

在疫情前,周末聚餐是每周的必须。我在西方生活了十年,才隐约感觉到外国妹纸似乎有一些也蛮漂亮的。

这是教堂么?周日早上是的,但是更主要的用途是周一到周六的食堂。

丁叔是曼联会员,周六吐槽博格巴几乎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同学问我曼联和博格巴是什么?丁叔表示,如果你问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说明你不需要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曼彻斯特联队的简称,一支足球队,博格巴是位球员)。

球场的体验真实让人难忘,一般就是一群男人在绿茵场上彼此撕扯衣服然后大吼,然后场下的观众也在怒吼。你大吼大叫完全没关系,周围不会有人当你是傻子,这就是博士们看球解压的由来。

很多地方讲英语是不通的,我基本只能靠猜+比划,想要吃个牛肉汉堡,结果送出来一份鸡肉的,也是醉了,只能忍痛吃下。西班牙语,其实我就只学了三句,第一句Hola,第二句Ereshermoso;第三句Puedosalircontigo(不许查)大家估计下什么意思?

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看姐妹篇介绍:

照片里的理工科博士四

新加坡求学生活记

丁叔博士之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