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天她与他邂逅
就此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相同的三观、相同的兴趣
杨逸伦周昊宇
这对无比契合的华理情侣
相识、相伴、相守
携手共进,共同努力
成为了彼此生命中的光
相知--从此我的世界都是你
她,杨逸伦,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级本科生。
他,周昊宇,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级本科生。
他与她,相识于学院的“心理情景剧”活动,她是编剧,他是演员。当时的二人还不曾想到,这只是他们缘分的开始。
一学期后的国奖答辩现场,二人再次相遇并双双获奖,同样优秀的他们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后来的几次交往,二人发现彼此的性格很是契合,慢慢地便水到渠成,决定走在了一起。
优秀的两个人相遇,携手一起成为更优秀的人。二人白天一起上课,晚上就在图书馆选好相邻的位置,互相督促学习。到了考试周,他们又一起整理好各门复习提纲,分享给班级的同学。
学习和竞赛交织的日子总是辛苦忙碌的,但是他们有着彼此的陪伴。向着同一方向努力,在一起的时间便总是漫长且美好。
闲暇的时候,两人也会一起打羽毛球、打台球、出去旅游。“我们利用有限的假期时间走了祖国的三处地方,以后还会走更多更多。”
相伴--你是我生命中的光
无论是学科竞赛还是创新创业类大赛,二人的成绩都令人羡慕、佩服不已。做比赛的过程没有捷径,唯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永不言弃的信念。
“其实灵感有时候就藏在老师平常布置的小课题里,提出一个新产品或新理念的过程是最锻炼能力的。”他们认为,发明专利不仅仅增加了保研和就业的筹码,也能为科研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进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难题。“在设计初期或者实物搭建的过程中都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零件不匹配,实物稳定性差等等。”每当这时,两人就一起绞尽脑汁地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
而回忆起来最难忘的,还是一起拼搏的日日夜夜。“有时候明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可是有她在旁边一边紧张地赶进度,一边说话打趣调节气氛,就又有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周昊宇觉得,她就是他的光,是他苦恼时最大的慰藉和动力。
于是,在这样的相爱相伴中,他们相互成就,共同成长,使原本就优秀的彼此变得更加优秀。
她,先后获第十一届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一等奖等8项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奖项。一项发明专利已公开、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
而他,先后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与校级奖项。另有一项发明专利已公开,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已受理。
既得有幸相识相爱,那便携手同行共进。
相守--我的未来一路有你
他们一直在学习、在奋斗。
在本科阶段,杨逸伦获得了全国仅15位本科生获奖的年度宝钢特等奖学金,周昊宇大学三年专业排名第一,他们连续三年获国家奖学金、校综合课程奖学金特等奖,所获奖金共计超过8万元。
目前即将毕业的二人都选择了保研的道路。准备保研,时间紧、任务重,二人共同努力冲刺。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保研夏令营中,她斩获交大、复旦、浙大、中科大和国科大的offer。现已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而他,亦获得了复旦、交大、浙大与国科大的offer,现已保研至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
谈及未来的时候,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学习,但双方都有信心努力去克服异校的困难,平常会多多关心和鼓励对方。“我觉得电子设备聊天限制还是很多,还是希望能在周末课余时间多见面才好。”
他们坚信,学习与奋斗的过程应该是终身的,希望将来能够延续本科阶段的勤奋与自律,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做出一点成就和建树,不给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
最后,他们也给学弟学妹们送上了寄语,他们建议大家趁早做好未来规划、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
大学期间学有余力的话可以多参与科研竞赛、班级工作、社会工作等等,多去尝试、多去试错,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并为之付出努力、为之奋斗,相信最终都会是最好的结果。
“困难不要怕,没有啥是解决不了的!”
“
——我没什么文采,就简单说个爱你吧。
——以后的路还很长,要一起走下去呀。
”
平实的语言
寄托的是深切的爱与希望
从相识到相伴、从相伴到相守
他们对于彼此而言
是生命中的光束
是前行时的方向
小梨相信优秀的他们
会在未来继续携手
散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编辑
李嘉若、何宇婷、张心怡、遇佳禾、王含旭、徐伊睿
摄影
周晓珊、丹晨绮、受访者
责编
曾惜
和小梨一起
每天学一点“四史”小知识吧~
更多精彩,点击查看~
藏在理工科学校的“世外桃源”,来一场科学与艺术的浪漫邂逅
牛津大学?集结QS排名上位圈?你没看错,它们都在华理第二届国际交流周!
学艺兼收!谁说理工生不懂青春文艺?
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