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凯恩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书速递丨孤往雄心寻找艺术史上的失踪 [复制链接]

1#
啥药物能治疗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位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史上的失踪者——全显光。为什么这样说?请往下看!

▲笔者与全显光、林建法先生

全显光是一个将德国艺术传统在中文语境里实现“创造性转化”的艺术家,其基础教学体系与艺术创造实践和创造理论,体现了融创中西的鲜明特色,尤其是前者,在新中国“苏式”教学模式一统天下的语境里,打开了符合艺术本真的广阔教育视野,为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开启了可能性。

而且全显光面对中国文雅传统、民间传统、现代主义艺术、西欧古典艺术时,深入其精神根源处,进行取舍、融会、创化的气魄,为众多艺术家的艺术创新提供了深刻启示。

遗憾的是,全显光作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教育)学派“德国学派”的领*人物,仍然没有受到中国艺术教育界与艺术界的足够重视,在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陈瑞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李路明主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素描》之“20世纪中国素描”等重要艺术教育著作中都只简单提到了舒传曦的“结构素描”,全显光的素描教学成就,则付之阙如,更没有提出“德国学派”的独立概念,故而全显光的重大教育价值一直隐而不彰。

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史研究上,吕澎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苏利文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鲁虹的《中国当代艺术史(-)》、王镛的《中西美术交流史》、邹跃进的《新中国美术史:-》、李铸晋、万青力的《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代卷)等代表性著作,都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