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上那个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罗马共和国诞生
(一)罗马王国第六任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被女婿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塔克文二世)弑杀,塔克文二世当选罗马王国第七任国王。塔克文二世在位期间专横独裁、骄奢淫逸,不经元老院同意就滥杀反对他的人。塔克文二世连年发动战争给罗马公民带来深重的负担,罗马公民强烈反抗塔克文二世的统治。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的儿子卢修斯·朱尼厄斯·布鲁特斯为了躲避塔克文的杀害装成傻子,等到塔克文二世的儿子塞克斯图斯·塔克文仗势欺凌百姓、强奸妇女时布鲁特斯向罗马公民发表关于塔克文二世一家残暴的演说,并号召罗马公民驱逐塔克文二世,罗马公民因布鲁特斯的演讲而激发自己内心的愤怒,纷纷响应布鲁特斯的号召。当时塔克文二世出征阿尔迪亚,得知罗马公民把自己驱逐而立即带领部队回罗马城,罗马城却早已紧闭城门,塔克文二世只好逃奔到伊特鲁里亚的一座城市——卡厄瑞。
卢修斯·朱尼厄斯·布鲁特斯
(二)元老院在罗马公民赶走塔克文二世后决定不再设立国王,而是让罗马公民推选出两位执政官代替国王执政,布鲁特斯和柯拉汀被罗马公民推选为共和国的第一任执政官。执政官在和平时期是罗马共和国的统治者和法官,在战时是罗马共和国军队的统帅,两位执政官权力均等。塔克文二世不甘心自己被罗马公民驱逐,暗中联络和煽动一些贵族青年,妄图里应外合推翻罗马共和国。塔克文二世计谋被布鲁特斯挫败,布鲁特斯派人抓捕参与叛乱的贵族青年,布鲁特斯的两个儿子也在其中,布鲁特斯为捍卫罗马共和制用束棒处死自己的两个儿子。
罗马共和国国旗
罗马共和国制度
(一)罗马共和国制定三元奴隶制等级制度:一元公民等级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元平民等级无选举权和无被选举权,但拥有人身自由;三元奴隶等级无选举权和无被选举权,且没有人身自由。
(二)罗马共和国设立三权分立制度,元老院、执政官和特里布斯会议代表三权。罗马共和国由两名执政官掌管国内事物、指挥军队作战,执政官任期为一年,不得连任。执政官由森都里亚(百人团)大会选出,二位政官权力平等。罗马共和国在非常时期设狄克推多(独裁官)代替二位执政管理国家、统领军队,狄克推多任期为半年,不得连任。并给狄克推多配备24名扈从,每个扈从肩背束棒、手持战斧。罗马共和国继续保留库里亚大会和森都里亚大会,但库里亚大会形同虚设。森都里亚大会所提议案要经元老院批准,元老院因具有非常高的实权而掌管着国库运作和国家事宜。
元老院森都里亚大会
前年罗马共和国与邻近部落发生战争,而罗马共和国平民拒绝作战,并且带自己的武器离开罗马共和国,史称“平民运动”。罗马共和国在这种情况下迫承平民的权力,并设立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凡是不利于公民利益的行为、法令保民官有权力否决。保民官任期为一年,且不能连任,并由平民选出。罗马共和国开始设置2名保民官,后增至10名。前年罗马共和国设置特里布斯会议(部落大会),成员为各地域部落的平民。前年罗马共和国规定特里布斯会议应该通过对共同体有约束力的事情,前年规定特里布斯会议应当约束所有罗马市民,前年规定特里布斯会议可以通过森都里亚大会以专属法律外的法律,从此特里布斯会议兼具立法、审判和选举三项职能。
特里布斯会议
除此之外罗马共和国还设立财务官、市政官和大法官,均为一年一任、不得连任。三权分立是罗马共和国的基本政治体系,这种结合君主、议会、共和三种政体基本特点的体制为罗马共和国称霸一方提供保障。但随着国土的扩大三权分立的弊端就会被无限放大,导致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保守派与改革派之间的矛盾、元老派与骑士派之间的矛盾、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三)罗马共和国制定十一抽杀律的制度:罗马共和国军队之所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皆因对军人的法制严厉,如果士兵逃跑、偷窃、丢掉武器盔甲、同性恋皆以死刑处置。罗马军法中规定长官可以让其他士兵随意地对逃跑的士兵进行凌虐、屠杀,如果一个团队集体逃跑让这个团队集体的士兵抽签,每十签中有一死签,抽到死签的人以逃兵罪处置,未抽到死签的人免罪。十一抽杀律加上酷刑让罗马共和国士兵们不敢逃跑,即使罗马共和国兵力少于对手的时候罗马共和国士兵们也会拼死力战。
罗马逃兵的下场
(四)罗马共和国制定十二铜表法:当时罗马的法律还是强制社会规范的习惯法,习惯法内容由贵族法官保密,外人无法知道习惯法的内容,贵族法官经常利用保密习惯法内容的权力为贵族谋取利益。平民要求国家制定公布于世界的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元老院被迫承认成立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十二表法,并刻在十二块铜表上公布于世界,所以十二表法又称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对传唤、审判、求偿、家父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房屋和土地、私犯、公法、宗教法都作了规定,但十二铜表法是按旧有的习惯法制定,仍维护贵族的利益,好处的是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
十二铜表法
维爱战争
第一次维爱战争
(一)罗马人为控制台伯河口的盐场攻打伊特拉斯坎人的重城维爱城。维爱位于罗马城的东北方向、台伯河北岸,该城受希腊文化的影响比罗马城富强,早在罗马王政时期托里斯·奥斯蒂吕斯、安库斯·马尔西乌斯、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塔克文二世就对维爱用兵,但未攻下维爱。公元前5世纪开始维爱城里的居民经常以费丹那为据点骚扰罗马城郊的农、牧民,罗马大军出动时维爱人便撤走,罗马大军撤退时维爱人又开始骚扰,令罗马城郊的农、牧民不堪其扰。前年法比乌斯氏族主动向元老院请缨攻打维爱人,并独自承担人力财力,元老院便同意法比乌斯氏族的请求。法比乌斯氏族军队夺下费丹那城,不久便遭到维爱人袭击,罗马因厄魁人、伏尔西人和萨宾人虎视眈眈而没有充足兵源支援法比乌斯氏族军队,法比乌斯氏族军队全军覆没。第一次维爱战争罗马人失利,双方签定40年停战协定。
第二次维爱战争
(一)前年罗马执政官柯苏斯亲率大军攻打费丹那,维爱国王率军支援费丹那,柯苏斯击退维爱国王的援军并杀死维爱国王。费丹那城里的士兵见维爱国王被杀而大溃,柯苏斯轻松攻取费丹那城,前年维爱因内部不稳和罗马签订20年停战协定。
第三次维爱战争
(一)前年罗马出动大军攻打维爱城,罗马大军因维爱城城坚而包围维爱城10年之久才让维爱城内的士兵饥饿交加,前年罗马终于攻克维爱城。维爱城中的居民均被罗马变卖为奴隶,维爱城成为罗马的四个农村部落。罗马从此控制台伯河流域,伊特拉斯坎人失去维爱城意味失去统治亚平宁半岛的机会。
伊特鲁利亚人活动范围
高卢入侵罗马
前年居于波河流域的高卢人派布雷纳斯率四万大军入侵罗马,罗马派萨尔皮希厄斯在阿利亚抵御高卢人,高卢人突破阿利亚防线进攻罗马城,罗马人死守家园。高卢人猛攻罗马城7个月不克,后因高卢人军队中疫病流行向罗马勒索磅黄金后撤退。
高卢人高卢人活动范围
萨莫奈战争
第一次萨莫奈战争
(一)罗马人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忙于扩张时亚平宁山的萨伯利人也把势力扩张到意大利中南部,萨伯利人和萨宾人有一定关联,但又非同族。在萨伯利人的习俗中会把某固定时期生的孩子移民到其他地方,萨伯利人的部落逐渐分化成几个不同的支系,这几个支系有的甚至互相为敌。萨伯利部落最大的一支便是萨莫奈人,萨莫奈人最初与罗马人的关系是友好的,还帮助罗马人抵御高卢人的入侵。坎佩尼亚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还让邻近的希腊人和埃特鲁利亚人在这里建设的城邦以向周边分享自己的优质土地,萨莫奈人却想抢占坎佩尼亚的所有土地而不断骚扰坎佩尼亚,坎佩尼亚诸城为抵御萨莫奈人的入侵而结成同盟,并让加普亚城为盟主。前年加普亚城请求罗马人与自己共同抵抗萨莫奈人,罗马人为获得坎佩尼亚的一片土地与萨莫奈人背约派军队支援坎佩尼亚。罗马人与萨莫奈人对峙非常久,前年罗马士兵不愿为外邦长期征战而发生哗变,元老院的亲萨莫奈议员以此为由宣布终止与萨莫奈人的战争,罗马人与萨莫奈人重新签定友好条约。
第二次萨莫奈战争
(一)虽然罗马人在第一次萨莫奈战争中没有帮助坎佩尼亚消除隐患,但坎佩尼亚因罗马人能来相助而让罗马人在坎佩尼亚地区建立城邦。前年那不勒斯地区的希腊人对坎佩尼亚地区的罗马人发动进攻,元老院立即派使者向希腊人提出抗议,希腊人却侮辱罗马人的软弱,元老院不堪欺辱而让执政者率领军队攻打那不勒斯地区的希腊人。那不勒斯地区的希腊人为抵御强大的罗马共和国向萨莫奈人请求援助,萨莫奈人因罗马人在坎佩尼亚建立殖民而违反与罗马人的盟约出兵相助那不勒斯地区的希腊人。罗马人击败希腊-萨莫奈联军,拿下那不勒斯地区,萨莫奈人派使者向罗马人求和,罗马人因萨莫奈人违反盟约而不同意萨莫奈人的请求。
(二)前年罗马派两万大军从加普亚城出发,试图穿过卡迪昂峡谷进入阿普利亚以援助被萨莫奈人包围的鲁西利亚城,萨莫奈人用山地民族精通的山地游击战战术在半路伏击罗马人,罗马人毫无还手之力向萨莫奈人投降。萨莫奈人没有杀死罗马人战俘,而是放回他们以震慑元老院,元老院知耻而后勇,在改良装备、改进作战方法后继续攻打萨莫奈人。前年在检察官阿庇乌斯·克劳迪乌斯的主持下从罗马到拉丁姆沿海城市塔拉齐斯的道路——阿庇亚大道建成,罗马人因阿庇亚大道的开通通往南意大利的行军速度大大提高。萨莫奈人以不再入侵坎佩尼亚为由煽动坎佩尼亚各城邦反抗罗马人,罗马人将坎佩尼亚各城邦逐个击破并控制坎佩尼亚的所有土地。前年罗马人同北亚平宁的诸城和中亚平宁诸城建立友好的同盟关系以便三面包围萨莫奈人,萨莫奈人见自己处于危境向罗马人求和,罗马人因疲于战争而同意萨莫奈人的请求,萨莫奈人与罗马人再一次签定友好条约。
第三次萨莫奈战争
(一)罗马人忙于同化在坎佩尼亚、中亚平宁和阿普利亚地区的人民而没有多余兵力攻打萨莫奈人,萨莫奈人为弥补与罗马人战争中的损失趁这个机会攻打罗马人,并迫使卢卡尼亚人与自己结盟攻打罗马人,卢卡尼亚人因拒绝萨莫奈人的请求而招致萨莫奈人的进攻。前年卢卡尼亚自觉不敌萨莫奈人而向罗马人求援,罗马人趁这个机会吞并萨莫奈人而同意卢卡尼亚人的请求,萨莫奈人联合亚平宁半岛中北部的伊特鲁里亚人、高卢人等部落对抗罗马人,罗马人不敌萨莫奈联军而全军覆没,元老院因前线惨败发布紧急动员令,召集16到45岁的罗马公民和退役老兵,凑足四万兵力后让德西乌斯和法比乌斯两名执政官统领其军支援前线。三名伊特鲁利亚人背叛自己的部落投奔罗马,并将其作战计划全部透露给罗马人,法比乌斯率军破坏伊特鲁利亚各部,伊特鲁利亚人纷纷回到家园以求自保而退出萨莫奈联军。前年四万罗马大军在亚平宁山脉东侧北温布利亚的森提乌姆与萨莫奈联军决战,战斗开始罗马军队被高卢战车和高卢骑兵冲散,德西乌斯为提起罗马军队的士气单骑直捣中军的统帅,罗马士兵见德西乌斯的英勇行为不禁羞愧难当,重新组织进攻击败萨莫奈联军,德西乌斯虽然杀了萨莫奈联军的统帅但自己却壮烈牺牲。前大势已去的萨莫奈人向罗马人求和,并割让自己的土地给罗马人,罗马人为防止萨莫奈人出尔反尔在萨莫奈人周边建立殖民地以监视其活动,同时吞并萨宾人的所有部落让罗马共和国领地直达亚得里亚海以切断萨莫奈人与亚平宁半岛北部的各族的联系。
罗马-希腊战争
(一)前罗马为向南意大利扩展势力派舰队驶向希腊的塔兰托湾,希腊塔兰托城邦自知战不过罗马人向希腊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求援,皮洛士一心想学亚历山大而派军支援他林敦城邦并趁机吞并他林敦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皮洛士有野心却无才能,与罗马人作战付出的代价太大,前年皮洛士无力再战率残部返回希腊伊庇鲁斯城邦,前年孤立无援的塔兰托向罗马投降,至此亚平宁半岛除波河流域以外全被罗马人征服。
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
墨西拿事件
(一)前3世纪上旬罗马统一亚平宁半岛成为地中海强国,前3世纪中旬罗马便把扩张的矛头转向西地中海的迦太基。迦太基位于北非的突尼斯,由西亚的腓尼基人移民建成的国家,公元前3世纪上旬发展成富庶且强大国家,其领土包括北非西部沿海地区、西班牙南部沿海地区、西西里岛大部分地区、科西嘉岛、撒丁岛、巴利阿里群岛等地。前3世纪中旬迦太基成为海洋强国,控制着地中海大部分海洋贸易要道。
迦太基版图
(二)前年一群希腊锡拉库萨城邦的雇佣兵在玛尔美提的率领下占领西西里岛东北角的墨西拿并脱离锡拉库萨城邦独立,玛尔美提占据墨西拿后不停地派军队骚扰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也包括母邦锡拉库萨。前年锡拉库萨国王希罗二世为清除墨西拿盗匪派大军围攻墨西拿,玛尔美提向罗马和迦太基求救,罗马因玛尔美提名不正言不顺而不想帮助玛尔美提解围墨西拿,迦太基为占据整个西西里岛而出兵相助玛尔美提,锡拉库萨军队被迦太基援军击退,迦太基军队进驻墨西拿。墨西拿与亚平宁半岛南部大希腊区隔海相望,亚平宁半岛的势力进入西西里岛必须经过此地,西西里岛的势力进入亚平宁半岛也必须经过墨西拿。罗马元老院不能容忍相隔地中海的大国威胁自己的领土派西庇阿率军与墨西拿结盟,玛尔美提出于希腊人与腓尼基人的百年仇恨同意与罗马结盟,并驱逐迦太基驻军让西庇阿率罗马军队进驻墨西拿。迦太基国王因玛尔美提的举动极为愤怒,以帮助锡拉库萨夺取墨西拿为由煽动锡拉库萨与迦太基围攻墨西拿,墨西拿被强大的迦太基海军包围。罗马执政官阿匹乌斯因自己国家的海军远远落后于迦太基而犯难,如果罗马军队渡海时被迦太基海军发现会全军覆没,因此罗马军队只能趁着夜色的掩护渡海,迦太基海军因海上浓雾太重且天色太黑而没有发现罗马军队渡过海峡到达墨西拿城外。
第一次布匿战争形势西西里岛
(三)锡拉库萨陆军率先迎战罗马陆军,罗马士兵的素养比锡拉库萨士兵更胜一筹,锡拉库萨陆军全面溃败,希罗二世为避免更大的损失率全军撤回锡拉库萨。罗马陆军趁迦太基陆军集结完毕前向其发动袭击,军事素质还不如锡拉库萨的迦太基士兵伤亡更惨重,趁迦太基陆军撤离墨西拿地区。罗马人乘胜追击控制墨西拿,通过策反西西里土著居住的城镇进军锡拉库萨。锡拉库萨是地中海西部中防御工事最强的城邦,当时的罗马人瓦解城邦的防御设施效率不高。而锡拉库萨人却因惧怕罗马陆军的实力派使者向罗马人请降,锡拉库萨人许诺供应罗马人所需的物资并让罗马人借道锡拉库萨人,于是罗马人与锡拉库萨人签订盟约。
罗马陆军让锡拉库萨陆军难以招架
阿格里根特之战
(一)锡拉库萨反水让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的势力大受冲击,为此迦太基人从凯尔特人、西班牙山地各部落和希腊各城邦招募大量雇佣军支援西西里岛,一并送往西西里南部的迦太基城市--阿格里根特。阿格里根特位于西西里岛南海岸,是迦太基人支援西西里岛的后勤基地。
阿格里根特的地理位置
罗马人也因迦太基还占据着西西里岛大部分地区而没掉以轻心,前年元老院派执政官波斯特米乌斯和马米里亚斯率军攻打西西里岛,两位执政官发现迦太基人以阿格里根特为中心控制西西里岛从而决定不惜代价攻打阿格里根特。罗马陆军一路杀到阿格里根特城下,阿格里根特由五万迦太基士兵防守,并且城墙坚固、防御设施齐全,缺乏攻坚技术的罗马陆军只能围困阿格里根特。此时正值收割粮食的季节,罗马人利用这个时期去乡间搜集粮草以保证物资供应,阿格里根特城内的迦太基守军利用罗马人搜寻粮草的机会出城攻打罗马人的营寨。迦太基人因罗马人过硬的扎营技术而久攻不下,在外搜集粮草的罗马人得知迦太基人攻打自己的营寨而回军增援,迦太基人被罗马人夹击而大溃,慌忙逃入阿格里根特城。
(二)迦太基守军经过此次失败不再愿意与罗马人进行大规模野战,罗马人也因迦太基守军死守阿格里根特城而在阿格里根特城外挖掘多层壕沟,并在壕沟之间设置哨塔、栅栏和大量的巡逻兵以切断迦太基守军的补给。
迦太基守军
迦太基派援军和战象由汉诺统领支援阿格里根特,汉诺并没有直接解围阿格里根特,而是进攻罗马人的补给基地,迦太基援军在汉诺的英明指挥下攻占罗马人的补给基地。罗马人也因自己的补给基地失陷导致补给困难,不少罗马士兵因物资短缺病倒,汉诺确定罗马人被削弱后将部队部署在阿格里根特城西北20公里处的赫拉克里亚,并派擅长机动的努米底亚骑兵为诱饵吸引罗马人进入自己部署的圈套。罗马人因物资短缺而想速战速决,见努米底亚骑兵前来挑衅而派骑兵贸然出击,努米底亚骑兵成功将罗马骑兵引入迦太基人的圈套,罗马骑兵全军覆没,随后汉诺率军在罗马大营2公里处扎下营地准备与罗马人决一死战。
(三)汉诺经两个月侦查充分了解到罗马大营的情况后用烽火提醒阿格里根特城内的迦太基守军与自己夹击罗马人,迦太基守军看到烽火后立刻出城响应汉诺,汉诺派轻装部队与迦太基守军夹击罗马人。罗马人靠着营地的保护艰难击退汉诺的轻装部队和迦太基守军,汉诺见前线不利派50头战象攻打罗马大营,这50头战象却断送汉诺的计划。迦太基人战象是身材矮小的非洲森林象,且迦太基人不善长训练大象,因此迦太基象兵与东方相比与远远不合格。战场上巨大的噪声和残酷的场面让迦太基战象出现恐惧心理,迦太基战象因没怎么受过过硬的训练而纷纷掉头狂奔,迦太基后方的主力被迦太基战象冲溃,罗马人趁势击溃汉诺统领的迦太基大军。阿格里根特城内迦太基守军因迦太基援军溃败而军心涣散,罗马人轻而易举的攻下阿格里根特城,阿格里根特城里的迦太基守军被罗马人变卖为奴隶。迦太基人失去阿格里根特之后对西西里岛的控制力大大的减弱,虽然迦太基人的强大海军控制着西西里岛部分的沿海城镇,但迦太基人支援自己的余驻地只能跨海远征。
米拉海战
(一)虽然亚平宁半岛三面环海,但在内陆起家的罗马人始终没有建立海军,迦太基依靠自己强大的海军让前往西西里岛的罗马人吃尽了苦头,罗马元老院因此开始发展自己的海军。毫无航海经验的罗马人不知道怎么造船,直到某一天迦太基的一艘五列桨战舰搁浅在西西里岛被罗马人夺去,元老院从希腊地区招募造船的工匠指导罗马工匠学习迦太基的五列桨战舰,罗马人从此建立自己的造船业。罗马工匠在短短60天内成功地造出艘五列桨战舰和20艘三列桨战舰,这个速度连善于造船的迦太基人都比不上。
迦太基的五列桨战舰罗马的造船厂
元老院为培养海军从希腊招募优秀的海员以教官身份培养罗马共和国的水手、划桨手、舵手和船长,但这些岗位不是在短时间里能培训出来,罗马人需要思考如何在海战中发挥自己的步兵优势。
(二)罗马共和国执政官西庇阿率领17艘舰队前往墨西拿海峡肃清迦太基的20艘战舰,罗马舰队由于海战经验不足而败给迦太基舰队,西庇阿被迦太基海员俘虏。元老院得知西庇阿被俘后派出更多的战舰想以数量优势战胜迦太基舰队,迦太基的海员们嘲笑实力较弱罗马舰队想以数量优势击败自己,迦太基舰队因大意罗马舰队而以松散的状态与罗马舰队交战,结果被遵循海洋作战要求的罗马舰队击溃。罗马舰队肃清墨西拿的迦太基舰队后登陆西西里岛,成功解救出西庇阿,陆战思维浓厚的罗马人为发挥自己的步兵优势开始改进自己的海战装备。罗马工匠为增强战舰实行跳帮肉搏战术的效果发明乌鸦座,罗马工匠在船的两头树立一根木杆,在这个木杆上用滑轮和绳索固定一个可以转向的吊桥,吊桥前端的下方装一堆大铁锥以牢牢固定在另一艘战舰。
乌鸦吊桥
(三)迦太基趁罗马人整军备战派艘战舰占据西西里岛东北角的米拉海角以切断亚平宁半岛的罗马人与西西里岛的罗马人联系,前年罗马人艘战舰攻打米拉的迦太基舰队以粉碎迦太基的阴谋。
米拉海角的地理位置
迦太基海员还藐视罗马人是旱鸭子而未保持队形就向罗马舰队冲去,罗马战舰利用迦太基舰队不能互相策应的机会以舰首逼近迦太基战舰,罗马海员用乌鸦吊桥咬住迦太基战舰,迦太基海员因迦太基战舰无法脱身而被迫与罗马人肉搏,迦太基海员早已经习惯撞角战术和远程攻击的战术,面对熟悉肉搏战罗马步兵无还手之力。见势不妙的迦太基人让未受罗马舰队攻击的迦太基战舰从船侧和船尾袭击罗马战舰,但乌鸦吊桥是可以左右转向,且两头都有乌鸦吊桥,任何尝试袭击罗马战舰侧面和船尾的迦太基战舰都难逃乌鸦吊桥的打击,毫无思想准备的迦太基人被罗马新式武器打败。迦太基舰队的统帅见败局已定而下令撤退,罗马舰队赢得米拉海战。
米拉海战
埃克诺穆斯角海战
(一)前年罗马人罗马人艘战舰舰队毫无阵型地经过罗马人为包围继续实现称霸地中海的梦想攻打迦太基的撒丁岛和科西嘉岛,撒丁岛和科西嘉岛是迦太基人重要的海上贸易基地,迦太基人得知自己的海上贸易网络被罗马人破坏派舰队支援撒丁岛和科西嘉岛的迦太基守军。在米拉海战之后罗马人学会了对抗迦太基舰队的方法,罗马舰队将迦太基援军击溃,随后攻取撒丁岛和科西嘉岛。前年执政官雷古卢斯率舰队进攻迦太基的利帕里岛,雷古卢斯率舰队到西西里岛北岸的丁达里斯停泊时发现迦太基舰队以松散的状态经过丁达里斯,雷古卢斯就带着10艘战舰截击迦太基舰队。迦太基舰队因海上作战经验丰富而未被敌人冲溃,而是调转船头包围雷古卢斯的10艘战舰,除了雷古卢斯的战舰逃跑其余的战舰全部击沉。雷古卢斯后方的舰队见雷古卢斯有危险而出军营救雷古卢斯,迦太基舰队被罗马舰队的密集阵击溃,迦太基的残余部队撤退到利帕里岛躲避罗马人。而罗马人本来就是进攻利帕里岛,罗马人趁利帕里岛接受迦太基的残兵时袭击利帕里岛,利帕里岛落入罗马人手中,这时候迦太基人开始明白罗马舰队今非昔比。
(二)前年罗马人建造艘战舰准备准备从西西里岛南部的埃克诺穆斯海角进攻北非的迦太基本土,由于罗马人动作声势浩大迦太基人非常清楚罗马人的计划,迦太基人派艘战舰到西西里岛西南部的赫拉科里亚-米诺亚地区阻击罗马人的跨海登陆行动。
埃克诺穆斯海角的地理位置
罗马舰队在布阵上与当时世界的海军惯用布阵方式截然不同,两位执政官亲自带领第一、二舰队在阵前构成巨大的楔形阵,意图从中间击破迦太基人的阵线;阵中是保护运输船的第三舰队,第三舰队的战舰用绳子拖拽后面的运输船排成一条横线;阵尾是担任预备队的第四舰队。迦太基舰队布阵上就非常传统,迦太基舰队的两位统帅将所有战舰以向敌方开口的等腰梯形展开,显然这两位统帅想用两翼包围的战术打败罗马舰队。
罗马舰队阵型与迦太基舰队阵型对比
罗马舰队全速冲向迦太基舰队,迦太基舰队的统帅知道罗马舰队攻击自己的中心部位而让中军将罗马舰队中的的第一、二舰队吸引开,并让迦太基舰队的两翼舰队袭击罗马舰队中的第三、四舰队,罗马舰队的第一、二舰队与第三、四舰队被迦太基舰队分隔。
迦太基舰队包夹罗马舰队
罗马第一、二舰队利用乌鸦吊桥战术击溃向迦太基舰队的中军,第一、二舰队立刻掉头帮助第三、四舰队解围,迦太基舰队反被罗马舰队包夹。迦太基两翼的舰队因罗马的乌鸦吊桥战术而溃败,迦太基人失败归咎于自己从未找到克制罗马乌鸦吊桥战术的方法,埃克诺穆斯角海战罗马人大获全胜。
罗马舰队成功解围
巴格拉达斯战役
(一)前年不甘心失败的迦太基人继续攻打西西里岛上的罗马人,罗马人为打消迦太基人的念头便决定派两万大军攻打迦太基本土。迦太基人只有首都居民才享有一等公民权,其他城市人口只能当二等臣民。迦太基所有的资源优先用于首都迦太基城的建设,迦太基城往往会消耗大部分资源后分配给其余城市,导致其余城市的各方面建设远远落后于迦太基城。罗马人很好的利用迦太基的弱点在突尼斯海岸东部的阿斯匹斯登陆,迦太基人长期注重海上防御的建设,对陆上防御基本不重视而无力抵御罗马人的进攻。阿斯匹斯因长期没有受到陆上威胁导致当地人不修建防御设施,罗马人因此轻松攻克阿斯匹斯。迦太基人得知罗马人攻打迦太基本土后征召本土公民以保卫自己的家园,由于迦太基人长期族雇佣外族军队补充兵源导致本土公民响应号召非常迟钝,迦太基人只好派使者到希腊招募新的雇佣军。罗马人一路上攻克众多防御设施落后的城市,并将当地人驱赶到迦太基城以便让自己享用当地的资源,罗马人靠着以战养战的方式解决了后勤补给问题。迦太基城因不断涌入难民而出现粮食、卫生等负面问题,不满迦太基人统治的努米底亚人也趁机宣布脱离迦太基,因此迦太基人急需一场胜利来巩固自己的国家。
迦太基城
(二)罗马攻打迦太基城附近的重镇阿迪斯城,此时的名雇佣军抵达迦太基本土,迦太基人立即派这些雇佣军与名迦太基骑兵会合支援阿迪斯城。迦太基援军到达战场时因迫于自己数量的劣势和罗马步兵的战斗力而在阿迪斯城附近的丘陵山地扎寨,借此抵消罗马人的数量和质量的优势。罗马人因自己比迦太基人更熟悉在山地作战而袭击迦太基援军,迦太基援军溃败,虽然迦太基援军中有善于山地作战的西班牙人和凯尔特人,但因语言不通、数量过少导致配合上出现问题而无力抵抗罗马人。阿迪斯城内地迦太基守军见迦太基援军大溃而投降罗马人,迦太基城因名雇佣军损失人而只能靠战斗经验的本土民兵防守。
防御营地的迦太基雇佣军
(三)迦太基人派使者向罗马人求和,罗马执政官雷古卢斯要求迦太基人退出西西里岛,并让迦太基人承认撒丁岛和科西嘉岛是罗马人的领土,还要求迦太基人解散自己的海军、销毁自己所有的战舰,迦太基人因雷古卢斯触发自己商业利益和本土安全而终止谈判。雷古卢斯因自己的任职时间快要结束怕功绩算在他人头上,马上派军队强攻迦太基城。斯巴达雇佣军首领克桑提普斯被迦太基人委任为临时指挥官,克桑提普斯用希腊的军事训练方式对迦太基民兵进行改造。
经过克桑提普斯改造的迦太基士兵
罗马人靠近迦太基城后克桑提普斯下令全军出城攻打罗马人,雷古卢斯非常希望在野战中消灭迦太基城守军而让全军迎战。克桑提普斯将骑兵放置在两翼以形成对罗马人的侧翼优势,骑兵身后还有大量的轻步兵掩护,头战象和一些轻步兵部署全军的最前方为身后的主力开道,迦太基重步兵部署在中央阵线。雷古卢斯将1名步兵部署在中央阵线,轻步兵放置在第一线位置用来对付迦太基战象,名骑兵分配到两翼。罗马军阵因雷古卢斯以丘陵环境下的作战模式应对平原战场导致两翼非常薄弱,估计克桑提普斯利用罗马人缺乏平原作战的经验而让迦太基守军出城攻打罗马人。
巴格拉达斯战役中两军布阵的方式
战斗开始时罗马人还特意用枪矛敲打手里的盾牌制造噪声来恐吓迦太基战象,迦太基战象受到希腊化训练后不再会复刻阿格里根特之战时的场景,罗马军阵前线的轻步兵被迦太基战象冲散。
迦太基战象受希腊化训练后不再恐惧噪音
克桑提普斯为防止罗马人从侧翼逃跑派骑兵包围侧翼,当时的罗马骑兵与迦太基骑兵相比还是非常弱的,迦太基骑兵依靠优良的北非战马将罗马军阵侧翼的骑兵击溃。未被战象撞到的罗马步兵很快就受到迦太基步兵方阵的打击,当时罗马步兵面对希腊化的迦太基步兵表现非常吃亏,罗马军队全面溃败,雷古卢斯被俘。
罗马步兵弱于希腊化的迦太基步兵迦太基步兵方阵
罗马元老院派一支舰队增援北非战场,迦太基人也准备重新夺回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新一轮的战斗即将开始。
利利卑争夺战
(一)雷古卢斯兵败被俘的消息传到罗马共和国后元老院立刻派艘战舰支援滞留在北非的罗马人,迦太基人得知罗马舰队出征后派艘战舰阻止罗马人登陆救援,双方舰队在北非的荷密翁相遇。罗马舰队再次利用乌鸦吊桥的战术轻松击败迦太基舰队,并接走困守在北非的罗马人。罗马舰队因胜利来得过于容易而不顾时节出海远征迦太基,当罗马舰队行驶到西西里岛东南部的卡马里纳时遭遇大风暴,罗马舰队损失惨重而停止远征计划。前年罗马人用新造的艘战舰攻打了西西里岛上的迦太基城市——巴勒莫,巴勒莫守军因数量过少而让罗马人占有。干净利落的胜利再次让罗马人再次不顾水文环境远征北非,恐怖的风暴再次降临,罗马舰队再次受到重创。罗马人经历两次风暴的摧残开始怀疑是否继续在海上与迦太基对抗,不久罗马人便暂时放弃海军建设转而使用陆军进攻西西里岛上的迦太基城市。巴格拉达斯战役后罗马人对迦太基的战象非常忌惮而不敢在平原上和迦太基人较量,只愿袭击在复杂的地形迦太基城市。罗马人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收获甚微,仅仅降服了伏马特和利帕拉。
(二)迦太基指挥官哈斯德鲁巴注意罗马人畏缩而率军在巴勒莫附近扎下营寨,准备反攻西西里岛。罗马执政官凯奇利亚斯发现迦太基人的意图而营造出罗马人不敢出战的假象,哈斯德鲁巴见罗马人的举动派部队攻打西西里岛上的罗马人。罗马人利用城墙外的壕沟阻挡迦太基战象,并不断用标枪射击迦太基战象以减缓其速度。迦太基战象遍体鳞伤后再也无法保持冷静,转身冲向迦太基人,罗马人借这个机会击溃迦太基人。迦太基人战败后利利卑城,罗马人一路尾随迦太基败军到达利利卑城下。利利卑城是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的最后一个据点,利利卑城周围构筑高耸的城墙和深邃的护城河以顶住敌人的进攻,罗马人在利利卑城两侧建立营地,并准备各式各样的攻城器械攻打利利卑城。
利利卑城的地理位置
前年罗马人用艘战舰封锁利利卑城附近的海域,准备从防守薄弱的滨海区域突破,迦太基人拼命阻挡罗马人的推进速度并破坏罗马人的攻城器械,罗马人举步艰难。利利卑城上空突然出现飓风把罗马人的攻城器械全部吹翻,罗马人只好放弃强攻想法转而加固围城工事和加强港口封锁。躲在利利卑港口内的迦太基舰队突然出击让罗马舰队猝不及防,由于许多新水手没有熟练掌握驾船技术导致罗马舰队重整非常缓慢,迦太基海员可以凭借娴熟的技术可以不断地进行灵活机动让罗马战舰无法实行乌鸦吊桥战术,罗马舰队只有30艘船逃生。迦太基人取得海战的胜利没能让罗马人放弃争夺利利卑城的意愿,元老院继续派艘战舰支援在利利卑战场的罗马人,迦太基人也没有放松警惕成功地截住了罗马人的援军。迦太基舰队与罗马舰队互相厮杀,迦太基士兵受到希腊化训练后罗马步兵不在有优势,乌鸦吊桥的战术没能让罗马人占到便宜。利利卑附近再次出现风暴,迦太基舰队和罗马舰队被风暴摧毁,罗马人被迫放弃攻打利利卑城的计划。
埃加迪群岛海战
(一)前年罗马因舰队屡遭风暴摧毁而放弃海上行动,转而用陆军占据西西里岛上的艾瑞克斯山。艾瑞克斯山位于罗马人控制的巴勒莫和迦太基人控制的特拉帕尼之间,是极为重要的一处阵地。迦太基人看到罗马人的行动派舰队不停地骚扰巴勒莫,并在巴勒莫西北方的赫克特山驻军以抵御罗马人进攻艾瑞克斯山的步伐。罗马人与迦太基人就这样持续5年之久,罗马因为长期战争让国库亏空,迦太基人因为长期战争导致资金和贸易流失,迦太基南方的努米底亚人趁迦太基人忙于与罗马人交战而纷纷叛乱。罗马人因迦太基人能从海上获得增援而很难攻克迦太基的城市,且迦太基的雇佣军能够在城墙的庇护下坚持很久,因而罗马人再次将焦点放在海上。罗马国库虽无力负担海军的开支,但富裕的罗马公民纷纷站出来捐款以响应国家的战略,罗马海军在罗马公民的私产支持下建造艘新式舰船,这些新式舰船为应付恶劣的海况比以往的战船更加轻便。
(二)前年罗马舰队向西西里岛西部的水域进发,先前迦太基人认为罗马人无力继续海战而召唤舰队回国以便缓解自身的资金紧张,罗马舰队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顺利地包围了迦太基的海军基地——德雷帕纳。罗马人将德雷帕纳围得水泄不通后猜到迦太基舰队会进行迂回救援德雷帕纳,罗马人准备在德雷帕纳附近的海域来一场围点打援。
迦太基人迂回德雷帕纳
迦太基人勉强凑出一支舰队支援德雷帕纳,大多数迦太基水手缺乏协同性训练,船上还要装载大量的物资和援军,已不适合进行高强度的海战。迦太基舰队统帅汉诺计划将船上的物资运送到艾瑞克斯山附近的迦太基军营,再换上精锐的陆军行驶到德雷帕纳与罗马舰队交战。罗马舰队得知迦太基舰队的动向不顾天气的影响拦截迦太基舰队,罗马舰队改造舰船可以轻松应对恶劣天气,由于罗马人在出战前已经加强水手和步兵的素质而不会像利利卑争夺战那样生疏。迦太基战舰普遍搭载过多的步兵导致超载而失去引以为傲的水上机动性,罗马战舰从埃加迪群岛杀过来时迦太基战舰显得笨重、迟缓。迦太基舰队很快被罗马人冲散并陷入罗马人的乌鸦吊桥战术,迦太基步兵不再像先前那样面对罗马的加强步兵有优势,罗马人以20艘船舰沉、50艘舰受损的代价击毁迦太基50艘战舰、重创20舰,并将其他70艘迦太基战舰俘虏。
(三)埃加迪群岛海战后迦太基人被迫与罗马人签署屈辱的条约,迦太基人同意撒丁岛和科西嘉岛属于罗马人,并退出西西岛让罗马人全盘占据。第一次布匿战争长达23年,罗马人取代迦太基成为地中海最强的海军。#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