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凯恩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勒班陀没有下文的胜利,神圣同盟正式宣告瓦 [复制链接]

1#

前言:

基督徒们取得完全的胜利!经4小时激战,战斗在下午结束,帕特拉斯湾被鲜血染成了红色。这一天他们在勒班陀击沉了将近艘穆斯林战船,阿里·巴夏及2.5万奥斯曼官兵毙命,数千人被俘,4万名奥斯曼舰队上的基督徒划桨奴隶获得了释放。基督教方此战后虽然没能夺回塞浦路斯,但他们挫败了奥斯曼人控制地中海西部的企图。

名垂青史的海战

当安杰洛舰队带着胜利的消息抵达威尼斯时已经是10月18整个城市仍然沉浸在塞浦路斯失守的巨大悲痛中,对布拉加丁受到的残忍对待感到愤怒,以及对未来会出现何种噩运深感恐惧。在安杰洛出现的一小时内,当看到土耳其旗帜被拖拉在船尾后的水面上,甲板上堆满了战利品,人们的整个情绪都发生了变化。威尼斯复了仇,等待的时间也不太久。突然间整个城市都欢欣鼓舞,每个人都急于赶往广场了解战争的细节并为之庆祝。债务人监狱的大门被群众自发的特赦打开了。

但土耳其商人的情绪就相反了,为了自己安全着想,他们藏身于土耳其仓库中直到狂欢结束。在圣马可广场,感恩赞之后紧接着的是感恩节的大弥撒。那晚,城市中几乎所有建筑的里里外外都点上了蜡烛和火把。在庆祝该事件的长期活动中,造船厂大门的主要入口处得以扩大,并装饰上了一件有翼的圣马可狮子像(上面有恰当的铭文)和两件有翼的胜利女神像。一两年后,圣贾斯蒂娜的雕像屹立在了大门顶上。就是在她节庆日的那一天,这场伟大的战役胜利了,从年到年10月7日共和国垮台的那一天为止,总督和行政院每年都组织去教堂庆祝游行,这些教堂内竖立着同样的幸运守护神,外面陈列着缴获来的土耳其旗帜。

勒班陀战役被铭记为世界重大战役之一,它是亚克兴之战——就在相距仅约60英里处开战——和特拉法尔加战役之间最伟大的海战。毋庸置疑,在英国和美国,人们主要是从切斯特顿如雷贯耳的诗歌中了解到这场闻名遐迩的战役,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在地中海天主教国家中,这场战争打破了历史的壁垒,并像龙塞斯瓦列斯一样成了传奇。然而,它的荣耀是否名副其实呢?从技术上和策略上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年之后的海战与之前的就完全不同了。但从政治角度而言,答案是否定的。

勒班陀并未像其胜利者所期盼的那样:标志着摇摆不定的局面结束,基督徒突然扭转了局面,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强大,直至把土耳其人赶回到他们发源的亚洲内陆深处为止。威尼斯没能重新夺回塞浦路斯。仅仅两年后,它就同苏丹单方面和解,并放弃了对这座岛屿的要求。勒班陀也并不意味着威尼斯损失的结束,在下一个世纪里,克里特岛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对西班牙而言,它没能有效加强对地中海中部的控制。

仅17年之后,英国人就给予西班牙无敌舰队以沉重打击,这次由英国伟大将领指挥的历史性战役使得西班牙海上力量没法很快恢复。同时,西班牙人也无法切断君士坦丁堡和北非摩尔王公们的联系。不到3年,土耳其就将西班牙人赶出了突尼斯,并使当地统治者臣服于它,把突尼斯降格为奥斯曼的一个行省,正如他们对以西的阿尔及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和以东的的黎波里所做的。

但对在这年10月尽情欢腾的所有基督徒而言,勒班陀战役的真正意义不是在战略和政治方面,而是一种精神慰藉。两个世纪以来,一直笼罩着他们的乌云在年以后变得越发具有强烈的威胁性,但就在他们感觉到自己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时,乌云突然间消散了。这是从一个极端过渡到另一极端,他们重新点燃了希望。威尼斯历史学家保罗.帕鲁塔很好地概括了大众的感情。在圣马可教堂中致死于此次战役中的战士的葬礼演说中,他写道:他们以自己为例教导我们,土耳其不是不可战胜的,正如我们之前对他们的印象……因此,对我们而言,战争的开始就是末日,我们将迷失在漫漫长夜中,但如今这些人的勇气就像真实而富有活力的太阳一般,赋予我们这座城市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美好和最愉快的一天。

对所有爱国的威尼斯人而言,马上继续这光辉的胜利之旅是至关重要的。不应给土耳其人以任何喘息之机,在它有机会重整旗鼓之前,以及联盟仍然保持着他们的冲劲之时,必须要乘胜追击。当共和国政府将这一呼吁传达给盟友西班牙和教皇时,没人理会他们。虽然有人猜测唐约翰私底下赞成该提议,他对越冬继续紧逼作战会乐意之至,但来自菲利普的命令是不容更改的。根据联盟的协议,联盟的军队将在春天再次集会,在此之前,只能各自返乡。唐约翰率军返回了墨西拿。

联盟精神的消亡

到了年的春天,不言而喻,威尼斯人的直觉是正确的。正如往常一样,西班牙人支支吾吾、拖拖拉拉,提出一个接一个的反对意见。庇护教皇尽其全力激励他们去行动,但当时他已经身患疾病,并于5月1日去世。随着他的死亡,联盟的精神也消逝了。最后出于对西班牙援助的绝望,威尼斯决定自己发动远征,而马克安东尼奥科隆纳很乐意率领他从属于教皇舰队的分遣队加入这次远征。然后西班牙人才被迫行动起来。如果能再次赢得胜利,他们不希望被排除在外。菲利普也不再有异议,并最终在6月准许唐约翰加入同盟。全体舰队在科孚岛会合并向南行驶搜寻敌人。

同盟们获悉,自从勒班陀战役以来,苏丹谢里姆在此后的8个月中就设法组建了一支新舰队,这让他们感到惊讶。这支舰队拥有艘单层甲板大帆船和8艘三桅帆船。这些三桅帆船是土耳其人的新装备,唐约翰在勒班陀战役中就已将其投入使用,它们巨大的作用显然让土耳其人印象深刻。不过,关于这支舰队也有传闻:造船者们被迫使用新木材,因为他们明白如果没能在苏丹的期限内完成任务,灾难将会降临到他们身上;大炮也是匆忙铸造的,有许多都不能用;而全体船员都是在勒班陀令人震惊的战败后被抓来当差的,他们几乎没有受过训练。总的来说,他们给同盟添麻烦还是不太可能的。主要的问题是要让他们投入战斗。

事实的确是如此。当两支舰队在迈索尼相遇时,土耳其人立刻逃向海港。年来,迈索尼是威尼斯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主要贸易站,直到0年它被苏丹攻陷。同盟军紧随土耳其人之后,占领了他们靠近纳瓦里诺(现在的皮洛斯港湾的阵地,并安顿下来等待。他们知道,迈索尼是供养不起一支这样规模的舰队太长时间的。内陆多山荒芜且没有道路;所有供给品必须通过海路运输过来。迫使敌入出来交战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第二次勒班陀战役即将再次上演。

但是威尼斯又一次看到它的希望破灭,西班牙人再次成为起因。10月7日,是上次大战的一周年纪念日,唐约翰突然宣布他将不再在希腊海域逗留,而是返回到西部。威尼斯总指挥贾科莫弗斯卡利尼当时就目瞪口呆并问他为什么,当这位王子令人怀疑地答复说他的食物和必需品供应不足时,他马上就表示愿意用他自己的储备来供给王子,并从威尼斯订购更多的食物备用。但是唐约翰毫不为之所动,明确按照西班牙下达的新命令行事。科隆纳没做解释就站在唐约翰这边。弗斯卡里尼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他的舰队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单独挑战土耳其人。一想到机会就这样溜走了,他就很恼火,但是他别无选择,只得下命令撤退。

整个冬天,马德里的威尼斯大使都在设法说服菲利普国王。他表示,土耳其入下决心要支配世界。五百多年来他们一直在侵吞其他国家的领土,不断地扩大他们的疆域;如果放任他们继续侵略的时间越长,那么他们将变得越来越强大,也更加难以抵抗。拿起武器抵抗既是国王对基督徒们的义务,也是国王维护自己王位所必须做的,并且这种抵抗在勒班陀战役开始的光荣事业完成之前绝对不能停止。菲利普拒绝倾听他的建议。他讨厌也不信任威尼斯;至于土耳其人,他去年就已经履行了他的义务,并且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胜利之后,土耳其人要再次抬头还是要有段日子的。与此同时,他完全专心于解决“沉默者”威廉在低地国家的叛乱。他没有把自己的难题向威尼斯倾诉,他也觉得自己没任何理由再继续帮助它。

此外,在那个冬天,法国的查理九世也在奔波,他分别在三条战线上暗中反对菲利普。在低地国家,他想尽一切办法支持叛乱。在地中海,他正在策划谋得对阿尔及尔的控制权,他对阿尔及尔的阴谋很可能是唐约翰从纳瓦里诺被召回的原因;在威尼斯和君士坦丁堡,他的大使正努力帮助苏丹与共和国和解。到初春时他们成功了。威尼斯不再希望得到什么了;勒班陀战役以来,它竭尽全力保持联盟的团结,并尽力说服他们加入它的全面进攻计划——在上帝的帮助下,进攻目标是君士坦丁堡本身。但是它失败了。菲利普明白表示对此事没有兴趣,新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也没多大兴趣。威尼斯明白,被它的同盟所抛弃可能会引起土耳其对亚得里亚海的新一轮入侵,并且土耳其很可能会占领克里特岛,这是威尼斯在黎凡特最后的堡垒,它别无选择,只有接受土耳其提出的那些条件。年3月3日,双方签订了条约。在这份条约中威尼斯许诺在三年内支付给苏丹30万达克特,并宣布终止对塞浦路斯的要求。

在最虔诚的天主教国王的领地内,恐惧和反感的叫喊声不断。在墨西拿,狂暴的唐约翰把同盟的旗帜从他的桅顶上撕扯下来,升起了西班牙的旗帜。菲利普一直很英明地让其臣民不要相信那些威尼斯人,他们肯定迟早会背叛他。他们抗议,就犹如从未贏得过勒班陀战役一样。

事实的确是如此。尽管曾有过庆祝、欢呼与喝彩以及今天仍然流传着的伟大的勒班陀传奇,但事实证明,作为最著名的海战之一的勒班陀战役并没有长远的战略重要性。那些大声悲叹的人们只能怪他们自己。

在勒班陀战役之后,地中海出奇地风平浪静,就好像整个广阔的海域不知为何就已变得筋疲力竭。直到16世纪的最后25年,地中海一直是西方世界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尽管那些北欧国家最近可能争议这个事实。但它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中心了。

结语:

勒班托海战后,奥斯曼土耳其海军遭到毁灭性打击,本来拥有约三百艘战船的奥斯曼舰队只剩下不到百艘战船,其中很多受到重创。联军虽然获胜,但由于神圣同盟国家互不协调,未能把奥斯曼帝国势力逐出东地中海。奥斯曼帝国只是暂时的失去了地中海的海上霸权。之后土耳其人只用了一冬季便重建了舰队,而且舰船数量比战前还有增加。

在欧洲勒班陀被称为没有下文的胜利,神圣同盟赢得了战役却输掉战争。年威尼斯共和国单独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和约,神圣同盟正式宣告瓦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