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凯恩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国如何通过肢解大英帝国,确立70年 [复制链接]

1#

1

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发生,美国被迫对德意日轴心国宣战,

美国从中苏英法同盟国的幕后金主,一跃成为了一线参战者和事实上的领袖。

这让美国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还有些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打算;那么,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不仅全面、积极地参与对德日意的战争;而且已经开始考虑战后如何主导全球政治和金融秩序的问题了。

毕竟作为同盟国领袖,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牺牲了数十万年轻士兵的性命,同时向中苏英法,无偿提供了超亿美元的物资。

付出这么多,美国能够得到些什么?这是当时的纽约报纸,向白宫和罗斯福发出的诘问,也代表了美国老百姓对参加二战的疑惑。

为了对老百姓有所交代,也为了自己膨胀的野心,美国白宫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仅仅7天,就要求货币研究局局长,经济专家哈里-怀特,撰写一个方案,此方案致力于在战后,为美元可以掌握全球金融霸权,提供法律依据。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怀特计划》。

《怀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一,成立事实上的全球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IMF旨在战后提供大额贷款,用以稳定全球各国的货币。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货币和认缴资本金,只能是黄金和美元。美元和黄金固定挂钩,英镑、法郎、马克等其他货币,再与美元挂钩。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家事实上的全球央行,发行的货币是美元。

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贷给全球各国的贷款,也只能是美元,各国在收到美元后,才能发行相应数量的本国货币。

这相当于黄金是爹,美元是妈,美元和黄金等价;英镑、法郎、马克等都是美元的儿子,并受制于美元;

可以说,怀特计划,就是一个战后美元如何统治全球的完全指导说明书。

基于当时只有英镑和英国,有能力和美国掰手腕子的事实,怀特计划的主要目的,也围绕搞垮英国,挤垮英镑进行。

美国货币研究局局长,怀特计划撰稿人:哈里.怀特

2

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美国制定怀特计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伦敦。

尽管不知道具体内容,英国人还是大吃一惊,唐宁街紧急委任大经济学家凯恩斯,制定英国版的“怀特计划”,以避免让美国的战后金融计划,抢占先机。

凯恩斯思考数月,穷尽毕生知识和才华,于年9月撰写出了《国际货币清算联盟》的草案,俗称《凯恩斯计划》。

《凯恩斯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一,成立事实上的全球央行--国际清算银行,负责为战后各国清算贸易盈余,以及提供经济援助资金,稳定各国货币。

二,国际清算银行发行超主权货币--班克,班克不与黄金挂钩,只与各国货币保持固定汇率。

班克依靠纯粹的信用发行,每个国家在国际清算银行拥有的班克份额和投票权,按照二战爆发前三年,平均贸易额确定。

凯恩斯计划,试图创造一种超主权货币--班克,作为父亲;而英镑、美元都是儿子,一起管制法郎、马克、日元这些孙子。

同时,凯恩斯坚决反对把班克与黄金挂钩,国际清算银行的投票权份额,按照二战前的贸易额分配,完美的避开了英国几乎没有黄金储备的弱点,并让英镑区的投票权,比美国还多50%。

好家伙,美国人供你吃,供你喝,战后还要供你当大哥,大家肯定会想,英国人会不会脑子瓦特了。

不好意思,当时的大英帝国,还真觉得凯恩斯计划能行。

英国人自信满满地说:美国人有钱袋子,但英国人有脑瓜子,我们的凯恩斯博士,一定可以用思想和个人魅力,征服土豪土豪的美国人。

此时的英国人,还做着战后和美国平分天下的美梦,凯恩斯计划打算:战后,英国和英镑接管欧洲、中东和北非,美国和美元接管亚太和美洲,二分天下,双龙共治。

想得很美。

3

不过,当年7月,英国人满怀期待,把凯恩斯计划发给了美国财政部时,美国人一盆凉水浇了过来。

美国财政部回函英国道:请唐宁街的绅士老爷们,清醒一下,划分势力范围,搞殖民统治那一套,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了,美国耻于和有这种想法的人同伍。

美国人一下子就把调子起得很高。

美国人认为:二战后,应该是新自由时代,英法应该让印度、马来西亚等殖民地独立,全球各国,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并进行自由贸易;至于全球自由贸易和金融,使用英镑还是美元?应该让各国自己选择,而不是你英国和我,私相授受。

美国人表面上冠冕堂皇,从道义上弄得英国很尴尬,但事实上:美国人知道凭借自己,75%的全球黄金储备和56%的世界GDP,这样一超无敌的经济实力,美元一定是全球自由贸易和金融货币的首选。

我美元当然耻与和你英镑平分天下,我要的是美元独霸呀。

英国被美国人道德上降维打击,弄得很没面子,只好说:还是要谈一谈的吧,你美国总要听一听我大英帝国的意见吧。

美国人很大度,说:那没问题,你派人来谈吧。

于是,在接下来的半年中,英美代表就双方的金融计划,共同关心的问题,坦率,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在摔茶杯、扔鞋子的友好画风中,大打嘴炮。

英国代表说:超主权货币--班克,更具国际平等精神,英镑、美元、法郎我们一律平等嘛。

美国代表回应道:你还要不要租借贷款了?

英国代表再说:印度、马来人还没有统治自己国家的能力,能不能设置一个50年过渡期呀?

美国代表依然回应道:你还要不要租借贷款了?

当时的英国,正在依靠美国的租借法案,支撑在欧洲的战争,一说这个,英国人立马没脾气了。

什么有脑瓜子,什么凯恩斯的个人魅力,在实力面前,都是渣渣。

但英国人还是不愿意承认怀特计划,企图以拖待变,用谈判延迟美国人布局怀特计划的时间。

美国人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经历了6个月漫长的打嘴仗后,美国的高官、新闻媒体以及民间舆论都失去了耐性。

4

年1月,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通知英国首席谈判代表凯恩斯,说:我不和你们谈了,财政部已经把怀特计划,私信了中国、苏联、印度等国家,看看大家,觉得哪个好。

英国的拖延诡计非但没有得逞,反而被美国人摆了一道。

显然英美两家私下谈判,比所有国家一起谈判,对英国有利得多。由于英国的殖民黑料罄竹难书,当时很少有国家对英国抱有好感。

无奈之下,英国有样学样,把凯恩斯计划也发给了全球各国,想要和美国竞标。

但事实证明,英国这样做,简直就是自取其辱,大部分国家,包括大英帝国联邦成员国,在对凯恩斯计划中的“超主权货币”,说了一声不错后,转头就对美国人说:大哥,我是赞成怀特计划的哈。

希腊央行行长利亚克斯说:怀特计划的美元,能够兑换黄金;凯恩斯的班克,谁来给它提供信用?

大英帝国联邦成员国-南非总理说:作为盛产黄金的大国,谁支持黄金本位,我们支持谁?班克不和黄金挂钩,对吧。

大英帝国联邦成员国-印度的高官,更是直白,他说:印度强烈要求英国政府把印度存在伦敦的亿英镑,兑换成美元;印度政府不愿意在战后得到一堆废纸。

就连大英帝国联邦成员都内讧,纷纷支持怀特计划,英国人知道:自己的凯恩斯计划已经基本宣布出局了。

英国人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被迫承认了95%的怀特计划。

尽管如此,英国首席谈判代表领袖凯恩斯还是坚决反对美元和黄金等价这一条款。

他坚决反对全球金融实行美元本位制;凯恩斯坚持认为,黄金是爹,英镑美元都是儿子;。

美国代表最后说:咱俩都别争了,我们召开一个国际大会,让大家来投票解决,好不好。

英国代表说:deal。

5

年7月,英美代表商定的国际大会,终于在风景宜人的布雷顿森林镇召开,史称《布雷顿森林会议》。

但正如当时的《芝加哥论坛报》报道的那样:尽管有44个国家派驻代表,来到了布雷顿森林,但除了英国,所有国家都没有实力,真正改变什么。

各个国家的代表,大部分时间,都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只有在涉及到本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借款份额时,才会醒过来,发表上几句不痛不痒的言辞。

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代表之一,美联储研究部主任--戈登.维泽对此露骨地说:在布雷顿会议上,谁想发言,发言多久都可以,但记录什么,必须由我们定;要把发言和实质性工作分开。

为了让布雷顿森林会议完全按照美国的意思走,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首席代表怀特,还把所有布雷顿会场的文案记录员,都换成了美国人。

这些记录员,每天都要向怀特汇报会议记录,以保证会议确定文案的每一个字母,都是美国人的意思。

更为鸡贼的是:怀特还把英国首席代表凯恩斯,委任为琐事很多的世界银行成立委员会主席,自己亲任基金组织成立委员会主席,密谋把会议前凯恩斯死活不答应的条款通过。

6

凯恩斯是当时全球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没有之一;他出身于贵族,从小群仆环伺,惊才艳艳;26岁即成为剑桥终身研究员,36岁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53岁写成了经济学经典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为全球凯恩斯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主义的大宗师。

但这个大宗师,和当时的大英夕阳帝国一样:狂傲自大,看不起人,却不知英国的实力已经不足以支撑他的傲慢了。

凯恩斯看不起美国人,认为他们没头脑;更看不起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人,轻蔑地称呼他们为什么都不懂的猴子。

正是利用了凯恩斯这个缺点,怀特让凯恩斯主持世界银行成立的一系列繁琐事宜,让他沉醉于训斥第三世界国家代表的快感,而无暇它顾。

与此同时,怀特谋求让凯恩斯在会议前坚决反对的“美元和黄金等价”条款,得以不引人注目的通过。

7

年7月13日,在审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以黄金或可兑换黄金的货币,进行资本金缴纳”这条条款时。

印度代表道:我个人不太理解,这个可兑换黄金的货币,到底指的是什么,大会有责任让我们明白。

这是一个神助攻,极有可能是印度代表有意为之。

接着,英国代表丹尼斯--罗伯逊用鄙夷的眼神,看着自己的殖民地代表说:(这都不明白),可兑换黄金的货币,就是一种记账黄金的单位而已;以当前全球的形势来看,只有美元能够以稳定的汇率兑换黄金,因此,可兑换黄金的货币,用美元比较合适。

好家伙,英国代表罗伯逊学艺不精,亲自提议可兑换黄金的货币,就是美元,美元和黄金等价。

这等于一脚踢了个乌龙,把美元送上了全球货币的铁王座。

听到英国代表同意了,当时在场的美国代表伯恩斯坦按捺不住了心中的狂喜,马上附和道:罗伯逊爵士说得太对了,现在全球只有美元可以和黄金进行自由兑换,美元就是黄金,没毛病。

随即,伯恩斯坦就让罗伯逊赶紧签字,把这个条款坐实。

当天夜里,怀特更紧急要求文案团队连夜加班,把96页《关于建立国际稳定货币基金组织》最终文件中,所有”黄金和可兑换黄金货币“的文字,全部换成了黄金和美元。

自此,布雷顿森林会议,99.9%的走向,和美国人预设的方向完全一致,更坐实了美元和黄金等价,世界金融事实上为美元本位制的法律地位。

而还在忙于训斥猴子的英国首席会议代表--凯恩斯对此一无所知,直到回国,美国把修改后的最后版本发给英国,他才恍然大悟。

8

不过,即使凯恩斯和英国知道了怀特耍了阴谋,他们也没心思进行反击了。

因为,英国和凯恩斯,有更棘手的问题要处理。

正如我们上一个视频所讲,英国为了二战,耗尽了黄金储备和几乎所有海外资产,还倒欠了美国亿美元的超级债务,这个债务,是二战后的英国无法如约偿还的,利息他都还不起。

为了让英国能够还得起美国的债务以及稳定国内经济,美国提出了再贷款的策略,向英国提供44亿美元的新贷款.

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的新贷款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批准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的《怀特计划》,以及履行《租借法案》第七条的内容。

即:

第一:承认美元和黄金等价,美元是战后全球货币的霸主,美元是妈,英镑是儿子。

第二,废除大英帝国的帝国最惠制,消减贸易壁垒,让英联邦的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进行民族自决、独立,让美国货自由进入上述地区。

第三:解除英镑外汇管制,允许印度、南非、马来等国家,把手中的英镑外汇,自由兑换成美元。

三个条件下来,实际上就是要英联邦在政治意义上解体,英镑割据区自行瓦解,英镑被打回英伦三岛,美元去填补英镑退缩后的全球金融真空。

三个条件下来,实际上就是要彻底终结和报销英镑,战前全球货币霸主之一的地位。

美国的条件犹如饮鸩止渴,但大英帝国不得不喝,因为它实在急着拿着44亿美元的新贷款,抚平本土满目创伤的经济,安抚躁动不安的工人阶级,避免改朝换代。

攘外必先安内呀。

年12月27日,包括英国在内的22国代表最终在《布雷顿森林协定》或者说《怀特计划》上签字,宣布: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确立全球金融的美元本位制;成立世界银行,向欧洲、日本、东南亚等世界各国输送美元,帮助它们恢复战后经济。

一个强大的美元霸权体系或者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被建立了起来,并主导了此后70年的世界;而一个落寞的英镑霸权体系,正式宣告破产清算,落下了长达多年的日不落余晖。

不过呢,虽然年美国人大获全胜,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却隐藏着一个致命缺陷,这个致命缺陷,即将在25年后,差点夺走美元的性命,这是我们下期将要讲的内容:

布雷顿体系崩塌,美元如何逆天续命。

好,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喜欢的朋友,请点赞、收藏、留言,我们下期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